FreeBSD下VINUM做软RAID过程

来源:岁月联盟 编辑:zhu 时间:2008-01-18
FreeBSD下VINUM做软RAID过程内容简介:【FreeBSD教程】 今天新装一个FREEBSD服务器,结果机器上面没有阵列卡,两个72G SCSI硬盘做RAID1,找遍所有的论坛,新闻组也没有一篇好一点关于VINUM的文档,非凡是中文的资料,简直是少之又少,从下午3点装到现在   【FreeBSD教程】今天新装一个FREEBSD服务器,结果机器上面没有阵列卡,两个72G SCSI硬盘做RAID1,找遍所有的论坛,新闻组也没有一篇好一点关于VINUM的文档,非凡是中文的资料,简直是少之又少,从下午3点装到现在,趁着硬盘正在同步,将自己的一点安装心得写出来

  参考文档:[url]http://devel.reinikainen.net/docs/how-to/Vinum/[/url]

  一:安装环境
  SERVER: HP COMPAQ DL140
  SCSI卡:普通SCSI卡
  硬盘:HP U320 72G HARD DISK
  操作系统:FreeBSD 5.2.1

  二:安装过程

  1:系统安装
  安装系统的过程和普通安装一样,需要注重的是安装的过程中不需要将第二个硬盘进行分区工作,后面直接导入DISKLABEL的方法会比较简单。
  尤其需要注重的是,在对主硬盘进行分区的时候建议最好先建立SWAP,然后建立根文件系统,最后才建立其他(我的安装中为了图方便,只建立了ROOT和SWAP),因为这样的话SWAP的地址偏移量就从0开始,方便后面对OFFSET的计算。
  系统安装完毕后,启动选择画面选择4进入单用户模式,输入命令:
  [code:1:b814d6c6ec]mount -u /[/code:1:b814d6c6ec] VINUM必须在启动时刻在内核中有效,所以编辑/boot/loader.conf文件,加入下面的语句
  [code:1:b814d6c6ec]vinum_load="YES"
  vinum.autostart="YES"[/code:1:b814d6c6ec]
  第二句话的含义是VINUM在启动时候自动从内核中收集需要的磁盘信息。

  2:设置第一个硬盘
  现在我们需要在第一个硬盘上增加一个新的文件系统,文件系统的类型为VINUM,输入命令:
  [code:1:b814d6c6ec]bsdlabel /dev/da0s1[/code:1:b814d6c6ec] 你将看到下面的信息:
  [code:1:b814d6c6ec]8 partitions:
  # size offset fstype [fsize bsize bps/cpg]
  a: 140158360 2097152 4.2BSD 2048 16384 28552
  b: 2097152 0 swap
  c: 142255512 0 unused 0 0 0[/code:1:b814d6c6ec] 现在我们需要增加一个新的文件系统,需要从硬盘的16扇区开始覆盖整个硬盘,
  " 也就是说将把整个硬盘当作镜像MIRROR RAID1中的一个盘,首先将原始的信息保存为一个文件,输入命令:
  [code:1:b814d6c6ec]bsdlabel /dev/da0s1 > /home/root/da0s1[/code:1:b814d6c6ec]然后将原始信息备份:
  [code:1:b814d6c6ec]cp /home/root/da0s1 /home/root/da0s1.bak[/code:1:b814d6c6ec]然后编辑文件/home/root/da0s1,形成如下的:
  [code:1:b814d6c6ec]8 partitions:
  # size offset fstype [fsize bsize bps/cpg]
  a: 140158360 2097152 4.2BSD 2048 16384 28552
  b: 2096871 281 swap
  c: 142255512 0 unused 0 0 0
  e: 142255496 16 vinum[/code:1:b814d6c6ec]和上面相比较,总共有三个地方发生了变化,第一是SWAP的offset,
  第二是swap的大小,第三是增加了一个新的文件系统,类型为vinum。
  先说第一处变化是将原来扇区为0的SWAP变为了开始扇区281,第二是为了保持根文件系统的不变化,所以将SWAP的大小减少281个扇区(这个很重要,不然就会发生两个分区重叠的现象),
  第三个增加了新的开始扇区为16,大小为整个硬盘大小减去16个扇区的大小,实际上这个大小就是UNUSED类型的大小减去16。

  然后将这个配置文件导入现在的系统,输入命令:
  [code:1:b814d6c6ec]bsdlabel -R /dev/da0s1 /home/root/da0s1[/code:1:b814d6c6ec]
  假如没有提示,则说明成功的编辑了disklabel,假如提示分区重叠等提示,则说明OFFSET和SIZE计算错误,重新输入
  [code:1:b814d6c6ec]bsdlabel /dev/da0s1[/code:1:b814d6c6ec]则可以看见新的变化
  [color=red:b814d6c6ec]【注重】:原来的英文文档中是使用bsdlabel -e /dev/da0s1这样的方式来进行编辑的,强烈建议不要这样,因为这样的方式作出的更改,假如出现错误,例如分区重叠等错误没有任何的提示,同时文件系统也不会有任何的变化[/color:b814d6c6ec]3:开始VINUM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成功的修改了文件系统信息,下面将配置VINUM的第一个硬盘,输入命令
  [code:1:b814d6c6ec]vinum[/code:1:b814d6c6ec]将进入VINUM的命令行模式,退出输入CTRL D
  编辑文件/etc/vinum.conf(这个文件名称随便取,没有关系的),内容如下:
  [code:1:b814d6c6ec]drive m1 device /dev/da0s1e
  volume root
  plex org concat
  sd len 140158360s driveoffset 2097136s drive m1
  volume swap
  plex org concat
  sd len 2096871s driveoffset 265s drive m1[/code:1:b814d6c6ec] 在这个文件中,其中第一行是声明有一个盘,名称为m1,在设备/dev/da0s1e上,其中da0s1e就是我们刚才编辑的新增加的partition e ,这里最值得注重的是driveoffset的值,因为len即size是不变的,但是driveoffset一定是原来的offset值减去16s,S即sector,因为这个偏移值是在/dev/da0s1e基础上的偏移扇区值,da0s1e已经是从第16扇区开始的,所以driveoffset一定是原来的offset值减去16s。
  输入命令VINUM进入VINUM命令行模式,输入LIST命令可以看到现在还没有建立任何DRIVE,PLEX以及SUBDISK。
  输入命令:
  [code:1:b814d6c6ec]create -f /etc/vinum.conf[/code:1:b814d6c6ec]可以看到成功的建立了DRIVE,PLEX以及SUBDISK和VOLUME,退出VINUM命令行模式,
  现在已经成功的建立了两个设备,分别为/dev/vinum/root以及/dev/vinum/swap,现在来测试root的大小以及开始位置是否正确,输入命令:
  [code:1:b814d6c6ec]fsck -n -t ufs /dev/vinum/root[/code:1:b814d6c6ec]假如成功的话可以看到进行5个步骤的磁盘检查,假如错误的话将收到下面的提示信息:
  [code:1:b814d6c6ec]# fsck -n -t ufs /dev/vinum/root
  ** /dev/vinum/root (NO WRITE)
  Cannot find file system superblock
  /dev/vinum/root: CANNOT FIGURE OUT FILE SYSTEM PARTITION[/code:1:b814d6c6ec]这样的错误表示在vinum.conf文件中VOLUME的LEN或者DRIVEOFFSET计算错误,
  在 vinum命令行下输入resetconfig命令可以清除原来的配置,重新使用create命令导入修改后的配置文件,再次进行fsck检查,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root文件系统正确为止。

  4:修改fstab文件
  修改/etc/fstab文件,将原来的/挂接点由/dev/da0s1a改为/dev/vinum/root,同时将原来的交换分区由/dev/da0s1b改为/dev/vinum/swap,现在可以重新启动系统来查看只有一个主盘的RAID1系统:-)

  5:设置第二个硬盘
  第二个硬盘的设置大同小异,完全可以使用命令
  [code:1:b814d6c6ec]bsdlabel -R /dev/da1s1 /home/root/da0s1[/code:1:b814d6c6ec]来对第二个硬盘进行分区。
  在原来的/etc/vinum.conf文件后面增加一段,内容如下:
  [code:1:b814d6c6ec]drive m2 device /dev/da1s1e
  volume root
  plex org concat
  sd len 140158360s driveoffset 2097136s drive m2
  volume swap
  plex org concat
  sd len 2096871s driveoffset 265s drive m2[/code:1:b814d6c6ec]最后进入VINUM的命令行模式,首先resetconfig清除原来的配置,然后使用
  create -f /etc/vinum.conf命令来导入配置,成功之后我们可以使用list命令查看现在已经有了2 drivers,2 volumes,4 plexes,4 subdisks
  其中subdisk有两个的状态为empy,plex有两个的状态为faulty,这是正常的,因为现在只有m1上面有数据,m2上面没有数据,两个plex有差异,所以其状态为faulty。输入命令:
  [code:1:b814d6c6ec]start root.p1.s0[/code:1:b814d6c6ec]可以将root.p0.s0的数据copy到root.p1.s0上面,至此RAID1系统完毕

  写得好累,写这个的主要目的是将我安装过程中轻易出错的一些地方罗列出来,方便大家以后配置VINUM少走弯路,要具体了解VINUM的原理才能举一反三的配置RAID 0 1 RAID 5等等,
  这里建议一定要将man vinum以及vinum官方网站的文档全部啃一遍...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