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市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登元 时间:2015-01-02

  摘要:阐述了海城市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概述了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思路与重点,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设施农业;现状;问题;对策;辽宁海城
  
  海城市是全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发源地,起步较早,基础较好。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海城市二、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农民致富途径和就业渠道更为广阔,影响了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近年来,面对山东等先进地区设施农业长足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开始认真反思和重新审视海城市的设施农业发展。无论是从海城设施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看,还是从周边设施农业发达地区的实践看,设施农业都是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好产业。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海城市把设施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1海城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2008年海城市制定出台了设施农业发展三年规划,即到2010年,全市要新增设施小区3 150个,设施农业面积要达到3万hm2,总产值实现48亿元。明确了三带(鞍羊、鞍营、腾鳌南线设施农业示范带)、六镇(中小、温香、望台、牛庄、高坨、感王)、十大园区(中小三星、望台维迪等十大现代农业园区)设施农业发展重点,特别是在财政投入、基础设施配套和为农服务网络完善等方面,对设施农业给予重点倾斜,使海城市设施农业发展迈上了提档升级、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2009年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30.6亿元,比2008年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 838元,比2008年增长15%。海城市设施农业发展以鞍羊线、鞍营线、腾南线等设施农业产业带为牵动,以腾鳌、温香、望台、中小、耿庄等重点镇区为依托,经过近两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至2009年末,全市设施农业面积已达2.57万hm2,比2007年增加了8 666.67 hm2,增长51%,共建成标准设施种植小区7 700个,近两年平均每年新增标准设施种植小区919个,新增设施种植面积4 333.33 hm2;全市设施养殖面积已达1 466.67 hm2,比2007年增加了580 hm2,增长65%,共建成标准畜牧养殖小区320个,水产养殖示范区8个。据统计,2009年,海城市设施农业增加值实现20亿元,占农业增加值35.2亿元的56.8%;设施农业人均收入达到2 300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 838元的26%。
  2存在的问题
  2.1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不高,菜田生态环境恶化加重
  主要表现在:一是产品的商品外观质量不高,多数上市的产品未能进行分级;二是产品的营养和风味品质不高,各种蔬菜缺少传统的风味,口感较差;三是产品的安全、卫生存有隐患,农残超标问题还比较严重;四是产品整理、包装等滞后,保鲜运销措施不力,降低了商品质量。由于蔬菜长期连作,加之过量的使用农药、化肥等导致土壤中有害物质残留增加,土壤结构破坏,菜田生态环境有逐步恶化的趋势,影响了可持续发展。
  2.2蔬菜企业规模小,对产业的带动能力不足
  海城市从事蔬菜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虽然发展很快,但与设施蔬菜业的发展还很不适应。主要是企业规模小,大企业较少,特别是面向国内市场的大型运销、加工企业更少;蔬菜的销售还是传统的销售方式,缺少从事净菜配送、品牌营销的企业。
  2.3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设施蔬菜标准化、产业化难以推进
  千家万户分散生产,农民直接进市场的局面不改变,就难以实现蔬菜的标准化生产,也谈不上真正的产业化,因而也难以提高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虽然各镇建立了一些以营销为纽带的菜区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合作组织运作不规范,缺乏经济实力,作用发挥得不好。由于蔬菜是难以运销的鲜嫩产品,运销风险性大,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承受能力有限,需要有政府的扶持,而目前尚缺乏有关的扶持政策。
  3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思路与重点
  3.1基本思路
  面对国内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产品安全、卫生要求提高的新形势,面对蔬菜进口国越来越高的技术壁垒、门槛,必须全面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推进产业升级。今后一个时期,海城蔬菜要以建设现代蔬菜业为核心,以提高设施蔬菜、出口创汇蔬菜和名特优新稀蔬菜生产水平为重点,以推进标准化生产实现产品优质、安全、多样化和高效益为目标,大力强化蔬菜产后处理、加工和营销业的发展,完善生产、市场和营销体系,提高蔬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巩固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做强海城蔬菜产业。
  3.2发展重点
  一是设施蔬菜。重点发展、提高以日光温室为龙头的设施蔬菜栽培,形成日光温室、大棚和中小拱棚相互衔接和配套的设施蔬菜生产体系、技术体系和市场体系;建设标准化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推广新型设施和覆盖材料,提高机械化水平和设施环境调控能力;引进和推广开发设施专用蔬菜品种;研究和推广现代育苗、标准化生产技术和采后处理技术。调整设施蔬菜区域布局,逐步向资源、技术、经济、基础条件好的优势区域集中,巩固和发展设施蔬菜优势产区。二是名特产蔬菜。名特产蔬菜生产要以实现品牌化经营为中心,以大蒜、生姜、大葱为重点,确定大蒜、生姜、大葱优势区域,抓好菜田基本建设,实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名牌产品,发挥品牌效应。同时,进一步推进感王山药、甜瓜、草莓、樱桃番茄等名产蔬菜品牌产品的产业化运作。三是出口蔬菜。出口蔬菜要以推进标准化生产和精深化加工为重点,提高蔬菜产品加工率和加工的技术水平,改变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状况;重点发展以脱水蔬菜、速冻蔬菜、保鲜蔬菜、冻干食品等为主要产品。根据国际市场需求,搞好产品的有机认证、GAP认证等质量认证;建立海城出口蔬菜产业集群,突出抓好出口蔬菜优势区域建设。
  4发展对策
  4.1实行优质产品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品牌经营
  目前,海城市的设施蔬菜生产已经达到了较大规模,今后应稳定面积,提高质量,逐步实行品牌营销为工作重点。面对蔬菜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新形势,只有提高产品质量,才能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而产品质量是靠品牌效应体现出来的,只有创造出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产品,才能使海城蔬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为此,要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围绕特色鲜明的主导产品,特别是名、特、优、新蔬菜产品,实施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加大培育和争创品牌的工作力度,制定品牌营销策略,搞好商标注册,制定商品标准,进行产品加工处理、分级、包装,搞好产品的质量认证,创出名牌产品,不断提高海城蔬菜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1-2]。
  4.2推广生态环境友好型栽培模式,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蔬菜的长期连作,致使菜田土壤环境恶化、病虫害(尤其是土传病害)发生日趋严重、蔬菜产品受到污染,成为制约海城蔬菜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必须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大力推广生态环境友好型栽培模式,对巩固和发展海城市的蔬菜产业优势十分重要。要以蔬菜、环境和人的和谐为出发点,树立蔬菜生产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理念,重视蔬菜产品质量、保护环境和改善劳动条件,建立充分利用农业管理措施结合环境调控的技术体系;全面普及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机械化农事操作和管理。在病虫害防治上,严格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农业措施、生态控制、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积极推广设施蔬菜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积极发展绿色食品蔬菜和有机蔬菜,满足国内外高端市场需求,积极保护菜田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