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区农业科技入户工作实践与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1-02

                      作者:陈建环 袁锦胜 刘国成

  摘要以黔江区农业科技入户实施过程为对象,分析了农业技术推广现状,针对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提出了加强示范户建设和推广主体建设的建议,对推进黔江区农业科技入户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农业科技;农技推广;农技服务;重庆黔江
  
  黔江地处武陵山区腹地、重庆市东南角,东临咸丰,西界彭水,南连酉阳,北接利川。面积2 397 km2,人口49.34万人,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2.8%。下辖3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30个村(居)委(其中居委54个)、1 498个村(居)民小组,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区县。农业科技入户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方法与手段,关系到农业现代化进程能否顺利推进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因此,搞好农业科技入户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005年黔江区被农业部列为首批100个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作的县(区),工作中黔江区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人”和“体制”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黔江区农业科技入户工作实施概况
  3年来,黔江区农业科技入户工作以培育示范户的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为核心,以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为主要工作方法,分别在全区10个镇乡、100个示范村全面展开。全区共选聘技术专家10人,选定技术指导单位1个,选聘科技指导员50名,遴选培育科技示范户1 000户,辐射带动2万多农户。仅2006年就引进新技术5项(次)、新品种21个(次),培训农业技术干部200人(次),召开现场观摩会5场(次),举办技术培训200场(次),印发技术资料4万份,培训农民1万人(次)。农业科技入户工作在该地区取得了初步成效。
  1.1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
  全区1 000户3年示范种植水稻1 066.7 hm2,辐射带动了1.56万hm2的推广面积。经组织田间测产,示范户粮食平均产量达8 790 kg/hm2,比对照年(平均7 845 kg/hm2)增产945 kg/hm2,增幅为12%。示范户的平均产量比带动户的平均产量增加2 485.5 kg/hm2,增幅43.5%,比普通农户的平均产量增加2 842.5 kg/hm2,增幅53.2%。1 000户农业科技示范户农产品产量和收入在2008年产量3 055 t的基础上提高了10.2%,通过示范户的带动,2万农户的农产品产量和收入持续增加。
  1.2探索农技推广新机制
  按照“工作措施到村,上下联动抓户”的要求,努力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工作机制,打通技术通道,搭建工作平台,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2006年在城南街道办事处创办的20 hm2水稻机插秧高产示范片,实施“八统一”(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机栽、统一施肥、统一机防、统一抗旱、统一机收)集成技术入户到田,解决了技术转化的“最后一道坎”问题,克服了百年不遇旱灾对示范片的影响,经专家组验收,平均产量达到9 180 kg/hm2,最高田块现场实产验收产量为10 125 kg/hm2,为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的山区粮食生产提供了借鉴经验。黄溪镇在科技指导员组成结构、技术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方面大胆创新,采用承包和双向选择的方式,在全镇公开选聘技术指导员,制定了技术指导补贴标准,建立回访制度,加大奖励力度,以示范户满意程度为标准,对技术指导员进行严格管理。
  1.3转变干部作风
  区、乡2级技术指导员坚持科技入户的做法,把进村入户、走进田间地头、亲临畜禽圈舍,作为联系群众,开展调查研究,转变思想和工作作风,搞好农业科技推广的工作平台和工作通道,组织广大农业科技干部进村入户察民情、听民声、解民难,深入田间地头摸情况、找问题,开展面对面的示范、手把手的指导、心贴心的服务。通过入户,既使农业干部收集到了农村第一手资料,把握了农民的思想脉搏,结识了一批农民朋友,增进了与农民群众的感情,增强了为农服务意识,又使农业科技人员增强了责任感、充实感和成就感,促进工作作风的转变,工作能力和技能水平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农民群众在入户服务中得到实惠,科技素质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2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问题
  2.1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组织不健全,配套服务不完善
  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是向农村推广、普及先进科技的主要渠道,也是向农民传输新知识、新科技,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农民获得新技术及相应的社会服务的重要保证。但是,自从1991年财政包干后,乡镇农技推广组织推广经费全由地方负责,不少地方减少推广经费,只管发工资,只养兵,不打仗,一些乡镇甚至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断奶”、“脱钩”,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纷纷自谋生路,导致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残缺不全,乡级农技站只是一个空架子,村级农技组织名存实亡。许多乡、村级以前组织的为农民提供服务的种子站、化肥、农药经销点都不复存在,提供农用物资的供销社也承包给私人。农民种养迫切需要的相关技术指导、咨询更是所求无门,以农业服务为宗旨的农村信用社只存不贷,有名无实,大大影响了农业科技的入户率[1]。
  2.2农户家庭经营规模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本高
  先进的农业技术的应用,如测土配方施肥、模式化施肥、生态农业等,对于改良土壤、优化农田小气候、节约投资、提高产量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些先进的技术只有在大面积的土地上采用,才能取得较高的比较效益,而黔江区的户均耕地仅0.25 hm2,且分为8~10块,在千家万户的小块田上搞土壤试验、设计配方、科学耕种,不仅推广成本太高,且比较效益难以体现,农户没有积极性,科技人员也难以发挥作用。
  2.3农业高新技术贵族化,农民难以接受
  一些科研单位搞试验田,既有各种化肥,又有各种国内外先进的农药,水、电、柴油都有充足保障。这种条件在广大农村中是不可能实现的。科技人员所开处方还要解决测土等一大堆技术问题,这些都是农民无法开展的,这种贵族化的高新技术,很难适用于广大农村现实情况[2]。
  2.4农民文化素质低,制约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农业科技入村入户固然依靠优质实用的高科技成果及其配套服务措施,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使用者。而黔江区文化程度稍高的青壮年均已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大部分是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老人和妇女,他们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需的市场信息、经营决策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这些因素已严重影响农业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3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推进科技入户工作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是通过农技服务体系的推广活动作用于农民,再由农民实际操作作用于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是推广主体,而农民既是推广者也是承接主体。因此,推进科技入户工作,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3.1加强示范户的建设
  3.1.1示范户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与作用。培育科技示范户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人才需求矛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农村对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特别是有些山区偏僻,工作生活条件差、待遇低,外边的人才不愿进,里边的人才向外流。农村科技示范户的培育,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解决了农村人才短缺的问题。培育科技示范户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农村科技示范户是连接科技与生产的“传导体”,他们直接使用科学技术于农田作物上,使科技成果和经济效益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并具有一定的示范推动作用,不但解决了示范户自身的脱贫致富问题,而且通过科技的推广辐射,许多实用技术很快被其周围群众所掌握,从而大大加快了科技兴农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