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原经济区背景下的乡村图书馆建设的作用及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谢丽 时间:2014-06-25
  (二)馆员队伍素质低,读者群的图书馆意识薄弱
  乡村图书馆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低下,且河南是劳务输出大省,乡村里管理人员后继无人,出现严重的断层现象。馆员素质低下,直接影响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长此以往,读者数量势必逐渐下降,也导致农村图书馆服务功能的丧失。同时,乡村图书馆面临的读者主要是农民,但大多数农民只能望书兴叹,他们可能是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欠佳,加之农村的劳动强度大,没有多少闲暇利用图书馆。农民较低的文化素质又在对个人未来发展展望中受到制约,往往安于现状,去图书馆读书的意识很低。
  (三)乡村图书馆建设过程让人们生疑
  2011年4月23日,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财政投入4000万元打造的18个乡镇公共图书馆全部开馆,平桥区是我国第一个出资建设乡镇图书馆的地方政府。外界对此褒贬不一,有媒体报道为“图书馆,就在农民身边”,“乡村处处溢书香”等称赞的,但也有质疑的,有媒体报道称“4000万建18个乡镇图书馆值不值?”,“耗资4000万信阳18个乡镇图书馆被指过度‘烧钱’”等质疑的声音。笔者觉得乡村图书馆的建设很有必要,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投资,觉得短期内没有回报,应该从长期来看,乡村图书馆不仅对个人,对家庭,乃至对整个国家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乡村图书馆建设的对策
  现今,党和国家一直关注“三农问题”的解决,同时也对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性发展做出了指导,为加快河南省乡村图书馆发展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且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本理念的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为加快乡村图书馆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推进乡村图书馆普及与发展有如下对策:
  (一)增大宣传使农民认识到图书馆的好处
  建设乡村图书馆的理念在于:让图书馆成为农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他们除了农耕及为日常生活忙碌外的闲暇时间内通过读书增加知识、更新知识。乡村图书馆首先应先做好宣传,使农民认识到书的好处,同时乡村图书馆应努力把农村孩子吸引住,培养他们爱读书的兴趣,对乡村图书馆的发展大有裨益。
  (二)鼓励动员个人办图书馆
  我国在七、八十年代时曾经兴起的家庭图书室就是现今乡村图书馆的前身。建设乡村图书馆是属于国家的公共服务体系中的,但是政府不是万能的,而乡村图书馆却又是必须要建设的,这时政府可鼓励个人办图书馆,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2007年,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李英强放弃在北京工作的机会,回到湖北农村老家创立了“立人图书馆”,距今4年多他已经在湖北、河南等省份创建了18个乡村图书馆,这对乡村居民来说是件大好事。
  (三)放眼全球进行募捐办馆
  1990年,一些美籍华人教授发起了一项捐资计划——“选择中国的小乡镇创办图书馆,给那些偏远贫困地区的同胞送去精神的食粮,开启知识的明窗”。同时美籍华人与国内某教授合作现已在我国建设了80多所乡村图书馆。可以看出海内外同胞投资兴办公益事业造福桑梓的热情是相当高的,这也为乡村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乡村图书馆应积极的与我国图书馆学会等机构合作争取国内外的帮助。
  (四)已建设成的乡村图书馆增强服务意识
  乡村图书馆对外开放过程中应增强服务意识,如随着时代的发展,针对不同的需求群开展服务,定期更新书的种类。工作人员也应该增强其服务意识,农民初始去看书或者借书时可能对图书馆程序不懂,工作人员应耐心给予帮助。所以,乡村图书馆不仅要增强其与时代潮流保持一致的步伐,实时更新书目,工作人员也应有服务意识。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