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论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佚名 时间:2010-09-01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活力,又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实际相结合的伟大理论创新。这种伟大的理论创新,不仅体现在理论成果上——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而且体现在思维水平上——表明我们党对为什么创新、如何创新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自觉。

    的必然

    任何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创新思维是时代的产物,是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的反映,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当今世界,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来势凶猛,高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文化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产业在整个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世界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社会财富向拥有知识和信息的国家和地区聚集,知识和信息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也就是说,谁掌握了新知识、新信息,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因此,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创新能力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思维创新来推动实践创新,从而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从国内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无论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循,都需要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唯有创新、创新、再创新,才能解决层出不穷的新矛盾、新问题,才能不断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2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无一不是我们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成果。

    从我们党自身的状况看,在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地位、任务、面对的环境、党员的构成和数量等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对党提出了新的历史性课题:如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如何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如何始终保持党的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性质,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何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等等,这些都迫切要求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以创新的精神搞好党自身的建设,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我们必须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进取的精神提升自己。

    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要使党和国家的发展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因此,理论创新是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在其创立15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最根本原因。当今,世界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影响,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许多新的要求。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带来了经济领域的深刻变化,也带来了社会领域和思想领域的深刻变化。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新情况新挑战,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住时代特点,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用创新的思维作出新的回答。

    的概括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能够实现理论上的伟大创新,就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运用创新的思维对创新的实践作出科学的概括。

    关于创新的地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是江泽民同志20世纪世界各国政党,特别是共产党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并使社会主义焕发出勃勃生机,靠的就是坚持改革,锐意创新。江泽民同志还指出:“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论科学技术》第215—216页)翻开人类历史的漫长画卷,我们不难发现,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依赖于科学的重大发现和技术的重大发明,依赖于人类认识的革命和观念的更新。科技进步和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历次重大科学发现所引起的技术突破,都引发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和社会的深刻变革。近代以来人类文明进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得益于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得益于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生产力,得益于近代启蒙运动所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解放。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化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不同民族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发展的阶段有先有后,发展的水平有高有低,究其原因,民族创新能力的大小是一个主要因素。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来临,创新能力不仅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而且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我们中华民族是富有创造精神的伟大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要勇于和善于创新,就一定能够赶上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关于创新的内容。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所谓理论创新,就是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不断为马克思主义增添新的内容。所谓制度创新,就是要不断完善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各方面的体制,即在经济体制上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政治体制上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文化体制上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所谓科技创新,就是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加强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所谓文化创新,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创造出更加灿烂的中国先进文化,从而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就以上几种创新的关系看,它们无不是与思维的创新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没有创新的理论思维。没有理论创新的民族,不可能成为强盛的民族。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给人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275页)当然,我们所说的思维的创新不是脱离实践的空想,而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它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是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一切创新的基础。

 

   关于创新的源泉、动力、标准和主体。实践是创新的唯一源泉和根本动力,也是检验创新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当然也是创新的主体。正如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所正确指出的:“最广大人民群众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就不能对人民群众产生感召力、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党总是强调,一切的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来和在实践中丰富、的理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明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创新必须反映社会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放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去检验它的真假,考察它的成效。那些经不起实践检验的、不能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创新都不是真正的创新。因此,我们党在任何时候都强调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必须尊重人民的创造,倾听人民的呼声,接受人民的监督,反映人民的意愿,集中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党的工作方法有机地统一起来,不断推动改革和化建设的发展。

    关于创新与党的思想路线。创新与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根本一致的。党的思想路线就是创新的思想路线。抛开创新,就不能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适应国情与时代、形势与任务的要求而向前发展,始终兴旺发达。任何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都不利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同上,第629页)要创新,就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同时,我们也并不是为创新而进行创新,而是为了使我们的思想和认识更加符合实际,为了使我们的理论更好地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因此,我们所说的创新是以科学性为基础的创新,或者说科学精神是创新精神的内在的本质的规定。“马克思主义是最讲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论科学技术》第193页)所谓科学精神,就是尊重事实、尊重客观的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创新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推进马克思主义,进而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

    创新的指针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伟大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创新思维的结晶,又是进行创新思维的指针。

    创新就要形成鼓励创新的良性体制和文化氛围。体制与创新关系密切:好的体制是创新的动力机制,对创新起着规范、引导、激励等作用;坏的体制则阻碍理论和实践创新。进行体制、体制、文化体制、科技体制的改革,都必须建立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环境,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支持人们干事业的机制,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文化氛围对创新也至关重要。中国传统文化既有提倡“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积极方面,也有不鼓励创新的“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的消极因素,创新就必须破除那些陈旧的思想,树立“敢为天下先”的观念。我们要鼓励和支持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为创新营造良好的舆论和环境。

    创新就要有一大批勇于和善于创新的人才。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必须有大批的人才。创新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人才的问题。当今世界,人才和人的能力的培养,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但人才资源并不十分丰富,特别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亟待提高,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更新人才观念,借鉴国外人才资源开发的经验,探索更加灵活的人才工作思路,营造符合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和人才的总体需要,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创新就要求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作好表率。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各项工作中起先锋模范作用,更要“努力成为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典范”。(《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703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精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必须掌握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具有做好本职工作的科学精神和专业知识;必须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一致,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与各自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就。

    古人说得好: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不断发展的事业,我们在前进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课题,还要应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因此还要继续进行新的实践和探索。只要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够不断开拓创新,在实践中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