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病理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鲜于丽 时间:2010-07-14

【摘要】  成旧的教学方法授课形式单调,教学效果差,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开拓创新式人才,不适应当代社会的人才需求。为了培养实用性人才,病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新的教学模式如教学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理论讲授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PBL医学教学模式,病理学教学模式应得到更广泛的运用,这将更有利于病理学的教学。

【关键词】  病理学;教学方法;改革

  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其概念多且抽象,各种病变肉眼和镜下描述多且相似,书本内容多且难记忆,而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往往是老师急于赶进度,学生被动盲目的记忆知识。成旧的教学方法不仅授课形式单调、教学媒体缺乏、教学效果差、师生交流少,而且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开拓创新式人才,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了使我校的学生,在短暂的学校学习期间能更多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自主学习、分析推理、准确判断等综合能力,毕业后能真正成为实用性人才,病理学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1  病理教学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病理学是一门桥梁学科,既属医学基础学科,又在临床上用于诊断疾病,也属于临床医学,正是病理学的这种特殊性,使学生开始接触到临床,接触到疾病,将病理与临床紧密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形态教学的枯燥性。

  1.1  将病理概念、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诊断相结合,使学生学以致用  比如在讲述肿瘤这一章时,先提问:为什么病理医生能通过观察送检组织判断患者是炎症还是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是肿瘤早期还是晚期,然后结合书本介绍诊断肿瘤的基本要点是观察肿瘤的肉眼及镜下观,层层推进介绍肿瘤的大体特点和镜下特点,从而使学生更生动的理解了病理变化。

  1.2  将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相结合  学习病理变化的最终目的是认识和诊断疾病,将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相结合,既认识了疾病的临床特征,又能更牢固的记忆枯燥的形态学变化。如讲大叶性肺炎时,先介绍其肺泡壁和肺泡腔的镜下改变,然后推理其肉眼可能出现的变化,并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来推理可能出现哪些临床症状,教与学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  理论讲授与实验操作相结合
  
  病理学是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学科,正如俗语所说:“百闻不如一见”。实验课能将病理变化更直观更形象的显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真正去理解书本上对病理变化的文字描述和形态术语。因此加强实验课的学时,并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病理教学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随着技术的发展,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病理实验设施也不是过去简单的大体标本和切片标本和显微镜了。目前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清晰的病理大体和组织标本图片可以给学生更直观的视觉感受。特别是“双向互动网络显微镜教学系统”是把现代机网络技术和先进的视频流技术应用于形态学教学,组建全数字化的多媒体网络教室,既将学生操作的显微镜下的组织和细胞结构真实的再现于显示器上,并实时地传到教师的屏幕上,教师还可以直接控制学生的计算机屏幕,移动光标到指定的细胞和组织上,对学生进行辅导和讲解,学生也可以通过显微镜下的光标指针,对图像中某一具体的细胞或组织进行标记,请教师识别,还可以通过语音向老师提问,真正做到了教与学的及时互动,优化了教学资源,同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课更快更牢固的掌握了病理理论知识。

  3  适时使用PBL医学教学模式
  
  PBL是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的全称是“Problem?Based Learning”,于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一种课程模式,在国外发达医学院校已广泛应用。PBL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有极大促进作用。PBL将问题作为基本因素,将课程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小组讨论和教师指导是教学主要形式。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必要知识,学会正确的临床思维和推理方法,培养自学能力。PBL以学生为中心代替以教师为中心,以综合课程代替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以重能力培养代替重知识传授,以小组讨论和教师指导式教学方法代替传统的课堂讲授。PBL基本教学过程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小组,5个阶段。首先,教师将学过的知识结合临床,查阅,确定相关病例作为问题提出,提前交给学生。学生在课余再查阅文献与国内外书籍,收集资料,从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症状、相关检查、诊断、措施以及与病内容相关知识等多方面准备。课上分组讨论,然后每组同学选取代表发言,讲述讨论结果,最后教师用多媒体进行总结。比如肝硬化这一节,可先给学生一个肝硬化的病例,要求学生弄清肝硬化的病理变化是什么,有哪些临床表现,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等问题。然后学生去看书,查资料,上课时让学生讨论,这样可激发了学生学习动力,增强自信,使学生在自学与讨论中既解决了问题,又牢固的掌握了病理知识,并灵活的将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紧密联系,使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了起来。既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PBL的教学模式也有其局限性,首先耗时较长,而专科病理学的教学学时很有限,过多的问题往往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其次该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很高,对我校生源不一、学生层次不一、基础不一的学生来说,全面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

  4  病理学教学模式的应用
  
  加强我校病理学的网络课程建设,将多媒体课件、实习指导、课时计划、教学大纲、题库等传送到校园网络上,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使学生结合自身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浏览病理网页得到补充和强化,从而达到更个性化更具体化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利用资源共享,链接更高层次的医学院校的精品网站和相关专业网站,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广的学习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同时扩大学生知识面。通过对于病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掌握牢固的病理专业知识,提高了自主学习、分析推理、准确判断等综合能力,为今后临床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达到了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教育目的。

【文献】
    [1] 沈建新.PBL: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1,22(2):36?38.

  [2] 李山.机故乡分析技术在形态学教学和科研中的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