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任晓明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探讨提高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有效办法。[方法]组和对照组同时服用美多巴,治疗组针刺四肢关节的穴位。[结果]经过2个疗程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运动障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明显意义(P<0.05)。[结论]针灸能提高西药治疗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疗效,能减少西药用量。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运动障碍 平衡障碍 梅花针疗法 针灸疗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effective method for disordered sports of parkinsonism. [Method] The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take Madopar in the same time. The treatment group takes acupuncture at acupoints of four limbs. [Result] After 2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total effective rate 92%, the sport function was relieved a lot, with marked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control one(P<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can improve the cure effect of sport dysfunction of parkinsonism, and reduce WM dosage.

  Key words:  parkinsonism; sport dysfunction; balance disorder; plum acupuncture; acupuncture therapy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较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平衡障碍。目前的药物疗法不能从根本上阻止本病的进展,疗效不好,副作用大。笔者2001年至2006年采取针灸治疗50例帕金森病患者,并与单用美多巴组30例相对照,疗效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50例,其中,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62岁,平均疗程1.5±5年;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3岁,平均疗程2±4.5年。以上各项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按1984年全国椎体外系疾病讨论会确定的《帕金森和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为诊断标准[1]。

  2  治疗方法

  2.1  药物治疗 

  两组病人初诊时同时服用过美多巴药物,剂量随着个体差异而定。

  2.2  治疗组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取梅花针叩击患者四肢和背部,然后再施以针刺。(1)叩击部位:上肢先从肩部开始,分别叩击伸肌群和屈肌群。下肢取行于下肢前面的足阳明经和行于下肢后面的足太阳经。背部主要沿两侧的足太阳经往下叩。轻轻地叩击,以皮色稍红为度。(2)针灸:按患者的肢体震颤的不同程度,分别选取腕关节的阳池、阳溪、大陵和养老穴;肘关节的取曲池、尺泽、曲泽和少海穴;肩关节的肩髎、肩髃、肩贞穴;髁关节的中封、太溪和解溪穴;膝关节的阴陵泉、阳陵泉和委中穴;髋关节的选环跳和承扶穴。[2]用不锈钢0.25×40mm针灸针进行针刺。针法: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进针得气后,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1次/d,10次为1疗程。休息3~5d后再进行下1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分别于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神经系统临床症状,体征综合评价。进步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进步率100%为临床治愈;50%~99%为显效;6%~49%为有效,0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美多巴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美多巴维持量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可降低美多巴最小维持量,见表1,表2。表1   两组美多巴用量比较(略)表2  两组疗效比较(略)

  4  典型病例
    
  患者,女,65岁,退休工人。2001年10月就诊。主诉:肢体运动迟缓,不自主颤动2年余。经头颅CT扫描,未见异常。长期口服美多巴0.25g,每日3次。症状无明显缓解。门诊检查:肘、腕、掌指关节均有明显震颤,四肢肌张力呈齿轮样强直,腱反射亢进,走10m所需的时间平均为56s。用针刺治疗,按步态和肢体震颤取阳池、大陵、养老、曲池、肩髎、阴陵泉、太溪、环跳等穴进行针刺,得气后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明显好转。同时,美多巴用量可以减少到0.125g,每日3次,随访1年,病情稳定。

  5  讨论
   
  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变性,黑质纹状体多巴胺含量下降,引起黑质变性的原因至今不明。目前任何疗法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黑质变性。帕金森病主要症状是肌强直,运动迟缓,震颤和平衡障碍。针对强直发生在肢体和躯干肌群的特点,采用梅花针叩击少阳经、手厥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阳经以及背部两侧足太阳经的方法,手法上以轻叩,以达到松弛全身肌张力的目的。针刺可使患者的震颤肌电位频率减慢,振幅减少,使患者血清过氧化物歧化酶升高[3];使患者脑脊液中多巴胺升高和去甲肾上肾素降低[4]。提示针灸可能通过调节神节递质,过氧化损伤等途径,在多层次、多环节上具有防治帕金森病的作用。
    
  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单用美多巴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效果明显,并能降低美多巴的用量。针刺治疗具有调和阴阳,运行气血、舒筋活血,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肌张力作用,对疾病的康复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1]王新德.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和鉴别标准[J].中华神经精神病杂志,2005,15(17):30.

  [2]解光尧,汪慧敏.针刺运动结合循经推拿治法不同分期的偏瘫[J].浙江中药大学学报,2006,30(4):408?409.

  [3]方剑乔.论针灸医学的“五性”[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1):8?9.

  [4]黄文燕,吴焕金.针灸治疗帕金森病概况[J].针灸,1998,18(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