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贵州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中基于主题设计旅游模式的运用探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伟 时间:2014-01-05
  2、体验民俗文化:让游客在村寨中做一回居民,和原住民一样,过几天传统生活方式的日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跟随原住民学习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了解传统手工艺品的历史。 
  (二)学习型旅游:这个主要针对一些有特殊需求的旅客而设计的 
  1、建筑知识的学习。贵州苗族、侗族建筑物的建造很有特色,比如苗族的吊脚楼全部以卯榫衔接,历经百年风雨不倒。设计建造这些房屋的工匠不用图纸,仅靠手把手传承的工艺和一把尺子、一根墨线、一把锯子和斧头就能因势利导架屋。在贵州黔东南州雷山县郎德镇郎德上寨,为了防潮和防护野兽,有效利用土地,当地的民居往往利用山坡斜度较大或者临水、沟的一侧建房,使房屋的前半部临空悬出,建成吊脚楼。房屋以石块堆彻为地基,以当地的树木为建材修建而成。“房屋一般为三层结构。最上层比较矮一般用于存放粮食;二楼住人,一般修建有美人靠,以供天气晴朗时晒太阳和休闲使用;底层用于堆放杂物或饲养牲畜。”房屋的这种结构,即节约了有限的土地,同时,由于其通风性能良好,适宜人在潮湿多雾的环境中居住。同时,郎德上寨从寨的中央放射出的道路,以及各家各户的门庭院落都用当地的鹅卵石铺设而成,既防滑,又干净卫生。可以让建筑专业的人员及对建筑有兴趣的游客来学习少数民族建筑的精髓。 
  2、民俗文化的学习。贵州的少数民族在自己村落的建设中形成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如侗族的鼓楼修建很有讲究。其层数必为基数,表示吉祥如意。16根柱子分内外两圈,内围根主柱,外为12根副柱,16根柱子脱起一根不落地的冲天大柱。冲天大柱代表年,4根主柱代表四季,12根副柱代表12个月,意为一年四季12个月都平安康乐。再比方说由于贵州是山区,因而形成的村落一般不大,多为民族杂居,所以各民族各家族都注意保持自己民族文化,开展一些节日活动,以加强群体成员之间的联系和亲友之间的情谊。过年、祭祀、斗牛、纪念英雄等节日,就是这样形成的。如苗族“四月八”为牛王节,实际是生产大忙到来之前,让人和牛休息一天,改善生活(用嫩草和糯米喂牛)作为迎接春耕的准备。 
  3、民族歌舞的学习:贵州有着令人目不暇接的民族歌舞。如侗族大歌,据民间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些侗族后生在山上劳作休息时的说笑声逗乐了山上的鸟虫,顿时百鸟齐鸣、百虫齐唱,声音此起彼伏。后生们不自觉地模仿虫鸟的声音学唱,有的唱高音,有的唱低音,日复一日,侗族大歌就产生了。其唱起来如行云流水、百鸟争鸣,把人带到一个鸟语花香的意境,被称为天籁之音。再如苗族的芦笙舞,相传,苗族祖先迁徙定居后,带来的谷种没田种,只有靠打猎,摘野果,捞鱼虾充饥度日。一次,一位老人套到了一只锦鸡,在清理时锦鸡时他顺手将装有谷种的锦囊包丢在草棚前的灰堆旁,谁知第二年竟长出了小米。苗族祖先认为是锦鸡就了他们的命。于是为了感恩,便仿照锦鸡装扮自己,其银饰、绣群、花带以及造型扮相,都参照美丽的锦鸡为图案。在跳芦笙舞蹈中,也模仿锦鸡的求偶奇态、神情跳舞。 
  4、书法知识的学习。仁怀市沙滩乡美酒河村仁习公路旁,分布着吴公岩摩崖石刻,字体行、草、篆、隶兼有,内容丰富多彩,沿公路延续长约十公里,共近50方,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整个石刻群中最大的是“美酒河”石刻,1999年6月,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最大的摩崖石刻汉字”。 
  (三)领悟式旅游 
  所谓领悟式旅游,是指设计出一种特意营照的情境氛围,让游客通过想象、联想、等创意性的思维与情绪活动等方式,对文化景观加以重组、建构来实现深度情感体验的旅游方式。如对于贵州晴隆的24盘,就可以设计成爱国主义的主题。一条呈现无数“S”状的狭陡公路,从幽深的谷底向着险峻荒凉的山顶缓慢爬行。游客在这里,可以领悟二战时期中国国际大通道的艰险,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抗击法西斯的不屈精神。 
  四、结论 
  基于主题设计的旅游模式对贵州村落文化景观的利用与保护有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要注意,在设计主题时,首先是主题要明确,其次可以根据地理位置、生活习惯、建筑风格等因素将村落分成组,形成一条一条的旅游路线。每一条旅游路线在周围的环境、村民服饰、建筑风格、生活习性等方面具有相似形。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