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预设触发语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林娟 时间:2010-10-06

摘要:本文从语义和语用两个层面出发找出英汉语中预设触发语,并分析其特征,最后指出识别出他们对成功交际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预设触发语;预设的特征;可分析性因素

A Study of Presupposition-triggers
Abstract: The paper tries to find the presupposition-triggers from 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level of the language. Then on the base of the above analysis, it gives out the features of presupposition. It also points out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telling from the presupposition-triggers to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presupposition-triggers; features of presupposition; analyzable factors

一、导语

   预设(presupposition)是语言逻辑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语言研究的重要课题。它由德国哲学家,逻辑学家和数学家Frege于19世纪末提出,近年来已成为逻辑学与语言学共同关注的研究范畴之一。

最开始的预设研究可追溯到P. F. Strawson(1950)在哲学方面著名的攻击Russel的有定描述的观点。因为在他之后预设被引入研究, 预设的概念很复杂,一个世纪以来,仍然没有形成公认的一致的定义。在语言学界和哲学界, 预设现象开始被认为是有定描述的(Frege 1892; Strawson 1950)即专有名词和有定描述总是指向客观实体,否定一个句子或命题,预设现象仍不受影响。后来预设很快被扩展到各种句法结构和词汇的研究(Horn, 1969; Lciparsky and Kiparsky 1970; Fillmore 1971; Kaottnnen1971)。例如:I’m sorry John is not here.句中的预设有’John is not here’,而且这点是说话人和听话人都知道的。在20世纪70年代前学者们都把研究范围限制在真值条件的语义学。1970年之后,出现了语用学,打开了研究预设的门,语用预设的概念是Stalnaker(1975)提出的。

我们一般都认为预设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两方面。比如,作为句子的‘The King of France is bald.’ 和‘The King of France is bald’。当分析其语义预设时,我们从句子的语义、逻辑等出发,可以得到“There is a king in France”,这就是其语义预设,而不管其有没有存在的价值也不管其命题为真为假。从语用方面进行分析,预设是指那些对语境敏感、与说话人(有时还包括说话对象) 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比如“请关门!”这一句子就预设了1)门开着,2)发话人希望关上门,3)受话人有能力关上门,4)发话人有资格使受话人关门,如果缺乏任何一项条件这句话都难以成立。可见语用预设对语境具有依赖性。可见,单有语义预设是不够的,语用预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语义预设更重要,引入语用预设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二、预设触发语

在分析句子的预设时,有一个因素非常重要,就是“预设触发语”,又叫“前提触发语”,是产生预设的特定语词。如“小明又迟到了”、“他后悔买了这本书”,前一句的预设是“小明曾经迟到”,后一句是“他买了这本书”,其中词语“又”、“后悔”就是预设的触发因素,即“预设触发语”。常见的预设触发语有各类动词、限定性或修饰性的词语、各类句型等。这是语义层面上的预设触发语,根据它们辨识预设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同时文化的差异也可能导致预设触发语的不同,这就是语用层面上的预设触发语了。正是因为有预设触发语的存在,使得语句不偏离也照样能引起人们的重视。

2.1 语义预设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语义预设,其触发语形式主要反映在一些词、句子、句型等方面。语言学家发现,一些特定的词、句式和语调核心常常能够产生预设效果,这些能作为预设基础的词项或表层结构形式被称为预设触发语(presupposition triggers) 。尤尔将它们称之为潜在预设指示语(indicators of potential presupposition ) 。列文森从卡图南在《预设现象》( presuppositional Phenomenon) 一书中所收集的31 种预设触发语中挑出了其中的13 种, 何自然在其《语用学讲稿》中把触发语分为3 大类, 即动词类( 含蓄动词、叙实类动词和谓语形容词、状态变化动词、评价动词) 、重复词和附加语、短语和从句。如:

A 各类动词

a. 含蓄动词( implicative verbs) manage , forget等。例如:

(4) He managed to get the ticket. & He tried to get the ticket. (表示预设)

b. 叙实动词( factive verbs ) regret , realize ,know ,还包括be aware , be odd , be sorry that , be proud that , be indifferent that , be glad that , be sad that 等词语。例如:

(5) John realized that he had made a mistake.  & John made a mistake.

c.谓语形容词(adjective)

评论性的形容词和副词(commentary adjectives and adverbs)往往预设说话人所持的观点或看法, 如good, bad, lucky, fortunate, happily, innocently, wonderful 等

(6)It is wonderful that you can become aware of these experiences.  &  You can become aware of these experiences.

d. 状态变化动词(change - of - state verbs) stop ,begin , continue 等。例如:

(7) He stopped smoking cigars.  & He had been smoking cigars.

e. 评价动词(verbs of judging) criticize , charge ,accuse 等。例如:

(8) Peter accused Smith of forgery.  & Peter thinks that forgery is bad.

B 限定性或修饰性词语,如表定指描写的词a ,the , another , either , only , ’s 属格以及表重复的词again 等。例如:

(8) John got married last week. & There existed a person called John.

C 短语或分句。包括时间短语或分句,比较短语或分句,非真实条件句,非限制性关系分句,分裂句,带重音成分的隐性分裂句,疑问句等。例如:

(9) After his father died, he stepped into a large fortune.  & His father died.

(10) Your house resembles ours. & We have a house.

注:‘&’后为前句预设的信息。

以上的词、短语、结构为中的一些常见预设触发语形式。汉语中的预设触发语与英语的大致相同 ,通过使用这些预设触发语来产生预设,不但节省篇幅,而且能达到顺利交际的目的。
 

2.2 语用预设

2.2.1语调的预设

在口头言语交际中,语调重音在语句中的位置就是信息中心的所在。但是,重音在语句中的位置是受预设制约的,重音是随着预设的变化而转移的。如“小王打了小张”,如果重读“小王”,则是以“有人打了小张”为预设的,说话人以“小王”为信息中心,告诉听话人打小张的是小王而不是别人;如果重读“小张”,则“小王打了某人”是句子的预设,说话人以“小张”为信息中心,是告诉听话人小王打的人是小张;如果重读“打”,则句子的预设为“小王和小张之间发生了某事”,说话人以“打”为信息中心,告诉听话人小王是打了小张而不是对小张干了别的事情。以上表明,语调在传递信息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重音的位移变化是根据不同的预设而变化的。

2.2.2词语位次

再来看看词语位次是如何影响句子的预设,英汉语中有些词具有聚焦的作用,可以出现在语句中的不同位置上,预设也会发生变化,此时句子的意思也随着预设的变化而变化。如“老李连这件事都知道”和“连老李都知道这件事”,根据“连”字在句中的位置,前一句的信息中心是“这件事”,而后一句的信息中心则是“老李”。因此,前一句的预设是“老李知道某件事”,说话人要告诉听话人,老李除了知道别的事之外,还知道这件事;后一句是以“某人知道这件事”为预设的,说话人以“老李”为信息中心来说明除别人外,还有老李知道这件事。

2.2.3句法手段或语序

    人们在言语交际中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预设,利用句法手段或语序的调整来达到突显信息的目的。在汉语中的“是..的”式和“..的是..”式,“it is … that/who …” 强调结构中,焦点信息总是紧跟在“是”或“is”字之后的部分。句子“小李昨天去了图书馆”,可以根据不同的预设而变换为如下几个强调句:(1)昨天去图书馆的是小李;(2)小李是昨天去图书馆的;(3)小李昨天去的是图书馆;(4)小李昨天是去图书馆,而不是去干别的事了。从(1)到(4),信息中心均为“是”字后面的成分。在(1)中,信息中心是“小李”,(1)的预设是“有人昨天去了图书馆”,说话人要告诉听话人,是“小李”而不是别人昨天去了图书馆;在(2)中信息中心是“昨天”,(2)是以“小李在某天去了图书馆”为预设的,说话人在(2)中告诉听话人小李是在“昨天”而不是在别的时间去的图书馆;(3)突出的信息中心是“图书馆”,其预设为“小李昨天去了某地”,(3)说的是小李昨天是去了图书馆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4)的信息中心是“去图书馆”这件事,因而,(4)的预设是“小李昨天做了一件事”,说话人在(4)中以“去图书馆”这件事情为信息中心,所传递的信息是,小李昨天是去了图书馆(查资料或者借书)而不是去干别的事去了。

由上可知,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交际者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传递所要表达的重要信息。然而,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来突出信息,交际者心目中总有着某种预设。除了在言语交际活动中可能出现的诸多预设触发语之外,语篇也往往利用预设来达到连贯的目的,同时还能节省大量篇幅。那么它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2.2.4 预设触发语的歧义分析

预设是指双方共有的背景知识。如果在预设方面说话人与听者形成了共同场,这时就不会产生误解,否则将产生歧义。

1.“姐姐又买了一条裙子”,对“又”可以有两种理解:a.姐姐已经买了一条裙子,然后又买了一条裙子;b.姐姐已经买了一件衬衣(或其他衣服),又买了一条裙子。这两种不同的理解是由于它们各自预设的不同而引起的,前一种理解的预设是“姐姐已经买了一条裙子”,后一种理解是以“姐姐已经买了一件除裙子以外的衣服”为前提的。

2.“网上也可买空调”,同样也可以有两种理解:a.别处可以买空调,网上也可买空调 b.网上可以买别的家电,也可买空调。之所以会让人产生不同的理解,是因为它们建立在不同的预设基础上。a 的预设是“别的地方可以买空调”,b的预设是“网上可以买别的家电”。看来,预设不同,对句意的理解也会截然不同。

带有标记性的句式,如强调句:it is/was … that … 的预设,因在前的因果句Because /Since …, …等。

    除了以上在句子中会产生歧义以外,在语篇中预设有时也会造成歧义。如:

    乞丐向一位老太太讨饭吃, 老太太问道:“你吃不吃隔夜饭?”

“吃, 当然吃! ”

“那么, 你明天再来吧! ”

上面的幽默中老太太的语用预设为: 老太太有隔夜的饭。老太太利用“隔夜”这个词的歧义, 预设为明天晚上她才有隔夜饭, 作者妙用了双关语,读后令人感觉十分幽默诙谐。

三、预设的特征

预设具有如下特征:(1)预设总是蕴藏在现存语句的内层,而不是明确、直接地表达出来。如“他终于来了”,这个句子的预设是“他应该来了”和“他早就到了”,但它们并不是句中直接表达的意思,而是人们透过句子的表层根据逻辑语义而分析出来的。(3)

1.预设的共同性

预设是双方都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背景知识。如“钱钟书是《围城》的作者”,这个句子的预设有“存在着钱钟书这个人”、“存在着《围城》这本书”和“钱钟书和《围城》有某种关系”,像这种无争议的信息是交际双方都知道并承认的。

2.预设的单向性

语用预设具有单向性。所谓单向性是发话人在谈话中自己单方面作出的,并没有与受话人进行协商,这是相对语用预设本身而言的。在受话人没有接到信息之前,语用预设只相对于发话人而存在。受话人接到信息之后,可以推断说话人的预设。只有在不断的交流中,谈论双方才建立共同的知识,予以补充和修正。当交际受阻时,才可能需要明示前提,即说话者的预设。

甲:你这人真够阿Q的!

乙:阿Q?

听到甲说阿Q,乙不知所云,是因为他不知道甲所说的阿Q是什么意思,或者他不知道甲指的是自己的哪一点,所以才要求甲明示。

3.预设的隐蔽性

预设是说话人的预设,说话人说话时会有新信息。新信息不但可以以话语的形式存在,还可以以预设的形式存在。只是在进行交际时,说话者故意将预设设置为背景,使听话者不是那么容易察觉。

说话人可以提出“假预设”,即说话人提出的前提或背景不一定存在,这种预设经常出现于法庭或警察盘问嫌疑犯时使用,当其不为真时听者会立即否定;从预设中推导言外之意。

如:A:你有没有打过人?

    B:没有。

    A:那你偷人家东西又没有被抓过?

    B:没有,不对,我压根没有偷过人家东西。

A的第二次发问就含有一个预设:B偷过别人东西。A一时没反应过来,如果答“没有”其实就是肯定了A的预设,当反应过来后立即对A的蓄意假设予以否定。

再比如,“下次我们什么时候再见面?”“二月三十吧。”很明显,这是个假命题,说话人都知道的二月只有28天,显然是在委婉的拒绝下次见面的邀请。以上我们可以得知预设具有隐蔽性,常常表现为技巧性的谈话,使听话者在不知不觉中上当。

4.预设的可撤销性

预设的还有一特点是其可撤消性。一句话中虽然存在叙实动词、状态变化动词、限定性或修饰性词语等标志预设存在的预设触发语, 但由于语境中的某种语言或非语言因素的影响,原来的预设不复存在。

如:A: 您儿子好可爱啊!

B: 我还没结婚呢!

从以上对话的预设触发语“儿子”中我们得知A预设了“B有儿子”,然后这一预设随着交际的进行而被B撤销了,B的话语中蕴含着“这不是我儿子,我还没结婚”这样一个意思。

5.顺应性

人类之所以能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进行语言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三大基本属性:变异性、商讨性、顺应性。语言的选择与使用本身就是对交际语境的一种顺应,即顺应受众的情感和理念等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等社交因素以及时空等物理因素,以期达到目的。预设触发语要用得恰到好处,就必须具有顺应性特征。交际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及其心理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等因素。如:

四、对预设有影响的可分析性因素

预设具有以上诸多特征,而且进行会话或理解理解的都是主体人,所以它还具有主观性、社会性等特征。因此在进行交际时预设可能会成为我们的干扰项,这里我们仅分析一些对预设有影响的因素,这些因素涉及方方面面,种类繁多。

1.国别对预设的影响

“条条道路通罗马。”在刚开始被引入汉语时被改成“条条道路通长安”。在这句翻译当中,“条条道路通罗马”这句话中预设了每个人都知道罗马这样一个地方,而在中文译者心中可不是这样的,作者无法预设每个人都知道罗马,所以只能将罗马改为大家都熟悉的长安。随着人们交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罗马,了解罗马,也知道这条谚语的由来,所以大家又接受了“条条道路通罗马”这样的翻译。这里通过预设触发语“罗马”“长安”分别预设了说明大家都熟知的两个国度的地名。

2.性别对预设的影响

由于人们习惯性地以自己的性别文化来理解异性的言语行为,误解甚至冲突便难以避免。贾玉新提到如下例子来说明此现象。Roseann和Drew是同事,在一次服装设计表演的讨论会上,在Drew发表意见时Roseann一直点头并不时说一些类似“mm”,“um”,"yes”等口头语。当Drew讲完自己的意见征求Roseann的看法时Roseann说道, “I really don’t think that plan will sell the product”(“我认为这个主意根本不会赚钱”)。听到这句话,Drew感到很困惑,他反问到“Then why were you agreeing the whole time I presented my idea?”。结果,两人不欢而散。

在此上这个事例中我们能看出Roseann作为一名女性,她理所当然的预设了大家遵守的礼貌原则。而对于这一预设,显然Drew是没有注意到也不领情的。所以这里才造成了交际的失败。

3.年龄对预设的影响

年龄是话语交际中一个要考虑的很重要因素。不同的年龄段可能有不同的知识建构,当两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进行交际时,就有可能产生误解,我们一般把它称之为代沟。究其本质也是预设不同所导致的。看下面这段对话就知道了,

母亲:刚才上哪去了?

女儿:上网。

母亲:上网。那又是什么?

女儿:上网就是上网嘛。

母亲:一定不是什么好东西,以后不许去了。

由于母亲对这一新事物知之甚少,因此在女儿的回答“上网”在母亲的认知环境里找不到任何与之相关的信息,预设就无从产生。而对于女儿来说,上网是件人人都知道的普遍认知,因而瞧不起母亲的无知,也就不愿意解释“上网就是上网嘛!”。在她所接触的群体中上网不是个新概念,她预设了听话人了解上网。

4.场合对预设的影响

(王先生和宗先生在餐馆里共用午餐)

王先生:要一个酸菜鱼。

服务员(边说边记录):好。酸菜鱼。

宗先生:什么鱼?

服务员:酸菜鱼。

宗先生:我是问什么鱼做的?

服务员:噢,是鲩鱼。

以上这个对话中,宗先生在餐馆里问的“什么鱼?”本身就是个歧义句,可以指菜名也可以指鱼的种类。宗先生和服务员的分别有不同的预设从而导致了交际的失败。

    鉴于其影响因素繁多,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此处仅希望说明影响预设的因素诸多,我们要处处留心,注意分析来不断通过预设触发语来挖掘话语的蕴涵意义,从而能了解并欣赏话语的幽默。

结论

在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中,总是存在着预设。预设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或者说是话语的背景知识。预设不是句子本身的预设, 而是说话人的预设。预设触发语是表象的、潜在的预设的语言表达, 是说话者表达预设的语言手段。在具体的交际语境中, 语境也可以触发预设, 说话人的文化背景、身份地位、信念态度、知识水平会促使说话人选用最合适最相关的语言结构和语调, 以传递最为相关的信息。因此, 在交际中, 言语活动的双方都要正确传递、把握和理解双方的真正意图, 获得最为准确的信息, 以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1.       丁爱群. 预设的触发语研究[J]. 长治学院学报 2006, Vol.23, 77-81

2.       何自然.  语用学讲稿[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3

3.       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   2003. 433-435

4.       钱冠连,霍永寿译.  语用学诠释[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39,87-119

5.       王文博. 预设的认知研究[J].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Vol. 35,34-39

6.       Levison, S. Pragmatics[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7.       Yule George. The Study of Language[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127-134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