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的热负荷计算初探
提要 本文针对具有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的住宅建筑内只有一户供暖状况时的热负荷及其户间传热的这一课题做了实质性的研究、分析和探讨。通过对具有这种系统建筑的传热分析,建立了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的热负荷计算程序方法,并根据多元一次方程的求解和计算机编程对所建立的建筑模型进行了实际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大量数据的分析和比较,提出了具有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的住宅建筑热负荷计算的方法的初步建议。也为今后进一步进研究其他供暖状况时的分户热计量供暖的热负荷计算打下基础。 关键词 住宅建筑 分户热计量 供暖系统热 负荷计算 | |
随着我国的国民的飞速,人们对生活的舒适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冬季的供暖要求不仅要舒适,而且要节能,要为国家省能,为居民自己省钱。现在国家对建筑节能政策也正在进一步地贯彻执行,居住建筑采用分户热计量和分室温控的供暖系统,就是这样一种为适应节能形式而发展起来的全新的供暖形式。我国建设部2000年第76号部长令要求从2000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其中第五条就明确地规定:"新建居住建筑的集中供暖系统应当使用双管系统,推行温度调节和户用热计量装置,实行供热计量收费。"因而,这种供暖系统已成为今后的居住供暖设计中必须采用的供暖形式。由于这种系统与以往的供暖系统的方式 有很大的不同,其供暖热负荷的计算 |
根据分户热计量供热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要解决某一供暖热负荷的计算问题,就必须首先要掌握该住户所在住宅楼的各住户在传热稳定后的传热方向,然后再计算出其所在住宅楼的中住户所在住宅楼的各住户传热稳定后的传热方向,然后再计算出其所在住宅楼的各住户在传热稳定后的室内温度,最后算出各住户在其各自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的差值下的外围护结构耗热量。因此,光凭上述传热公式和了解该住户所在住宅楼的各住户住户在传热稳定后的传热方向,要计算该住户所在住宅楼的各住户在传热稳定后的室内温度是非常复杂的和困难的,必须了解和掌握在热传递稳定后的热平衡以及该住户在所在住宅楼的几种特殊的边界情况下的传热计算方法,而且为了简便计算方法,我们也必须做一些假设以忽略一些影响不大的计算因素。
(1)稳定传热的热平衡:
由于是稳定传热,对于某一分住宅的户热计量供热住户来说,要使该住户保持较舒适的热环境所需的供热量应等于其外围护结构耗热量与通过内墙或内楼板传向邻户的耗热量(一级供热量)之和;而对于某一分户热计量住宅的非供热住户来讲,该住户从上一级传热得到的供热量就等于其(在该住户的室内温度下的)外围护结构耗热量与通过内墙或内楼板传向下一级邻户的耗热量(二级供热量或若干级供热量)之和。
设:通过内墙传热至所计算的住户的上级邻户为:(m,i-1)户、通过楼板传热至所计算的住户的上级邻户为:户(m-1,i)户、所计算住户内的室内温度为:t(m,i)时,该非供热住户的热平衡式为:

即:

(2) 对几个问题的讨论:(略)
三、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热负荷计算程序方法:
为了了解、掌握和比较分户热计量住宅的供暖热负荷的计算方法和变化,我们选择了四种相关计算方法对两栋实例进行供热负荷计算。这四种方法分别是:一、整个住宅楼所有的住户均供暖(方法一);二、整个住宅楼只有一户供暖而其他住户均不供暖,但只计算通过内墙或楼板向不供暖的邻户传热的一级供热量(方法二);三、整个住宅楼只有一户供暖而其他住户均不供暖,但计算通过内墙或楼板向不供暖的邻户传热到二级供热量(方法三);四、整个住宅楼只有一户供暖而其他住户均不供暖,但计算通过内墙或楼板向不供暖的邻户传热到三级供热量(方法四)。由于方法一是常规集中供热情况下的外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在这里不再讨论,下面我们讨论一下方法二~四(略)。
四、实行分户热计量供热建筑模型计算结果
根据上述计算方法和所对应的建筑模型,我们采用FORTRAN语言对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在整个住宅楼只有一户供暖而其他住户均不供暖的状况下,各住户的各级传热的多元一次方程进行了编程求解。任何住宅建筑物只要其内外围护结构的布置与尺寸一旦确定,整个住宅建筑的各个住户在所有住户都供暖的状态下的热负荷即可求出,将这些有关参数以及住宅的有关热工参数输入计算程序并运行,最终计算出该供暖系统在整个住宅楼只有一户供暖而其他住户均不供暖的状况下,各住户的各级传热负荷。所计算的热负荷结果(略)。
五、结论
通过上述分户计量供热热负荷的计算分析和对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在整个住宅楼只有一户供暖而其他住户均不供暖的状况下,各住户的各级室内温度和传热热负荷的最终结果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初步结论:
1.对住宅分户计量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计算方法的分析、传热分析以及为计算分户计量供热系统的热负荷所建立的多元一次方程是基本合理的,所编制计算程序是正确的,对所建立的建筑模型的计算结果是基本可信的。
2.当计算到三级传热时,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或下一级室内温度差已经小于3℃,第三级通过建筑物的内部围护结构传向第四级的热负荷可以忽略不计。所计算的级数越多分户计量供热热负荷越大,一级传热的温度差就越大,计算就越精确。
3.由于一级传热温度差值比较大,通过建筑物内部围护结构传热损失就较大,对供暖热负荷的影响较大。因此,采用分户计量供热系统的住宅的内墙和内部楼板作保温势在必行。
4.从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当不考虑其他住户供热时,住户的外围护结构越多且内围护结构越少其总热负荷与常规集中供热状况下的热负荷差距越小,住户的外围护结构越多且内围护结构越多其总热负荷与常规集中供热状况下的热负荷差距越大。也就是说,顶层和底层的外端户所需在常规集中供热状况下的热负荷基础上修正系数最小(1.55~1.65)中间层外端户的修正系数较小(1.90~2.05);顶层和底层中间户的修正系数比较大(1.99~2.30):中间层中间户的修正系数最大(2.65~2.94)。
六、问题
在实际住宅建筑中,在一栋住宅楼内只有一户居住户供暖的供暖状况的概率几乎为零。本课题从一户供暖着手,逐步、逐级地研究和分析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的热负荷计算规律是可行的。由于研究时间较为仓促,以下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和探讨;
1.不同地区、不同供暖户数、不同供暖状况和不同边界条件对住宅分户计量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计算方法和传热分析以及为计算分户计量供热系统的热负荷所建立的多元一次方程是否有影响。
2.入住率对住宅分户计量供热的热负荷计算方法、传热分析以及为计算分户计量供热系统的热负荷所建立的多元一次方程的影响。应研究在不同入住率的情况下,对供暖住户热负荷修正系数的影响,以及设计时应采用的入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