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业面临WTO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 时间:2010-06-25

2001年11月11日凌晨,世贸组织批准加入世贸。对于13亿中国人来说,在等待了15年后,这已不再是悬念,人们以一种异常平静地心情迎接了WTO的来临。

世界向信息化社会的进程加快,社会对信息的依赖越来越大,国际贸易服务几乎无不与信息有关,因而电信业备受WTO关注。到目前为止,WTO的70多个国家已同意开放国内电信市场,开放的市场份额占全球的90%。“入世”后,按照WTO有关条款和中美达成的协议,中国电信市场也将逐步对外开放,习惯了在政府特殊保护政策下生存的国内电信产业将面临国际电信市场的挑战,国内电信行业的游戏规则将彻底改变。对于怨声载道的通信行业来说,也许今天风光无限的电信运营商和终端通信会有一些从此在业内消失,但新的企业也可能会从此崛起,中国电信市场面临着新一轮的洗牌。

1 电信产业头重脚轻

除了证券市场,还没有哪个行业像通信产业这样引起过全国百姓的关注,而且不只是关注,还有“炮轰”、“油炸”之类的口诛笔伐。对中国电信的指责从百姓排队装电话却装不上那年就开始了,后来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中国移动分家另立门户,但随即也成了千夫所指,而且被骂得更狠。在“顾客就是上帝”的口号喊了近20年后,中国电信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还是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垄断。

虽然国内电信行业己形成了数网并存的局面,但这仅仅是“并存”,而不会也不可能变成竞争,除非中国电信完成了真正意义的重组,彻底清除了垄断壁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中国电信就代表着中国电信产业,因为中国电信垄断了绝大多数公众基础电信。

中国电信对基础电信网络的垄断几乎可以使它以一种不计成本的方式运营,它的运营成本与资本负债是多少,恐怕没有人能够回答得清楚。

目前,中国信息产业的竞争被限制在电信服务上而不是基础网络上,这种竞争的结果就是谁掌握基础电信网络,谁就能取得决定性优势。因此,“租不如建”早已成了不争的共识。但国内现在的几大专网已经具备了数网并存的特征,比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国有电信公司改革前的市场更具有完全市场竞争的物质基础,我们的基础电信网络与欧美发达国家电信改革前相比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即使如此,各种名目繁多的建网运动却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正当国内运营商在进行或明或暗拼争的时候,电信产业重组的方案正式出台。中国的电信运营市场格局被重新划分。原来的七家运营商合并成四家,一直在电信运营市场上君临天下惟我独尊的中国电信被肢解,中国电信一家独霸天下的场面将成为。这是信息产业部面对WTO所走出的第一步。走出这一步,对我国的电信产业来说意义重大,作用却似乎并不太明显,中国电信产业的垄断局面并没有从本质上得到改变。

为了形成我国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近年来政府采取了包括不对称管制在内的一系列措施,但结果都不明显。电信垄断局面无法改变,值得我国电信产业在服务质量和行业管理上与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大。电信市场完全开放之后,国内的电信企业将和国外的电信公司开展同等条件下的竞争,如果按照现有的模式继续走下去,国内企业的前景让人担忧。

2 移动通信业危机四伏

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也相当迅速,已由模拟系统发展到了数字系统, GSM网成为世界第一大网,IS-95也将大规模建设。今年上半年,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新增3149.5万户,总数已达到1.17亿户,超过美国而居全球第一。未来几年,中国移动通信增长率将超过发达国家,到2005年,中国手机拥有量将达到3.5亿部,成为全球移动通信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

然而,移动通信市场的繁荣并不能掩盖我国移功通信业自身的缺陷。WTO对一般行业来讲应该是“双赢”的局面,但对于国内通信产业来说却显得不那么令人乐观。问题的关键在于国内的电信企业缺乏竞争力,甚至连竞争的意识都没有形成。在长期垄断经营的环境下,国内的电信运营商和电信企业已逐渐淡化了真正的市场竞争意识,对竞争的理解进入了误区,导致我国的移动通信市场秩序混乱,恶性竞争不断。今年以来,中国移动市场上演了一轮又一轮的价格大战。“单向收费”、“违规优惠”、“移动商务电话”、“调整网间呼叫转移”等恶性竞争、变相降价的现象层出不穷。不良竞争反映了移动运营商的竞争观念尚未从垄断观念向市场竞争观念转变,在政企合一体制下形成的一些经营、服务、建设、管理等观念也仍未改变。而国外移动通信公司从一开始就经受着市场竞争的考验,无论是市场竞争的观念还是市场竞争的实力,他们都对国内的企业保持着绝对的优势。

另外,从技术上来讲,国内的移动通信技术虽然已有很大的进步,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者很长的一段距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这种技术上的差距将成为我国移动通信业的致命伤。

根据有关规定,移动通信将在加入WTO一年内初步放开网络服务,五年内完成开放目标。同时,四年内允许外资在基础电信中持股比例由开放初期的25%逐步提高到6%。这意味着国内运营商将受到国外运营商的强有力的挑战,面对如此巨大的竞争压力,国内运营商能否挡得住外来势力的入侵让人担忧。显然国内运营商有本地特色的优势,有信息来源、文化认同的壁垒,但这些并不足以和国外运营两在人才、市场、技术、资金以及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相抗衡。站在WTO的门口,中国的通信产业似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茫然过。

3 手机风雨飘摇

与越来越多的国际通信巨头纷纷将手机业务外包相反,国产手机的生产队伍扩充极为迅速,除了波导、科健等手机制造商外,很多实力雄厚的巨头也加入了手机生产的队伍,他们凭借原有的品牌优势,希望在手机市场上施展一番拳脚。以生产家电闻名的青岛海尔,今年2月建成了GMS和CDMA兼容移动电话的生产线,在国内市场上手机销售网也已经铺大盖地,跨家电、通讯两大行业的制造商TCL也把手伸向了手机市场,提出了“3C”强势布局,即彩电、电脑和手机

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只有8%,并且只有波导一家杀入了销售量前五名。而困绕国产手机企业的最大的难题还不是销量,而是利润。以波导为例,虽然波导的销量一直不小,但由于其广告和营销投入巨大,根本没有什么赢利可言,这样的企业绝对不止波导一家,几乎所有的国产手机企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更有消息称,2000年国产手机除科健外全部亏损。

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是国内手机企业的又一道致命的硬伤。在手机的三层核心技术中,芯片材料国内无人可做,协议软件的制作也是近两年才开始,这注定了国产手机的命运多桀。技术制造过程中的成本优势无法发挥,在功能、价格上就只能处于下风。

加入WTO之后,在IT产业全球化形势下,国内企业如果仍是依靠外来的芯片生产手机,就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费,使自己成为科技大国的生产车间,在整个贸易分工体系中沦为科技强国的附庸,这对我国手机产业结构非常不利。

对于的手机产业来说,国内的优惠政策如同一把挡风遮雨的大伞,凭借较高的关税,进口审查、许可证审查、配额等非关税壁垒,把国际市场的风暴阻隔在外,所以还可以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位置。入世后,进口手机关税减少,到2005年信息产品将实行零关税,低价手机将潮水般涌入,国产手机如果不能在这之前成长起来的话,单是价格这一关就无法通过。

就不在一个层面上,几乎是无望的挣扎。加入WT0后,手机企业面临的冲击并不仅仅来自价格,外国资本的涌入对手机产业的冲击更大,他们的研发资金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更何况,除了资本、技术、品牌的优势外,他们还可以在中国获得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进一步降低成本,从而在价格上占据更大的优势。

中国已大的通信市场对欧美电信列强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诱惑,他们已经按捺不住,加快了进入中国的步伐:阿尔卡特一举突破外资控股国内通信企业的禁区;三菱电机宣布退出北美手机市场,在西湖畔建立400万台生产线豪赌3G;爱立信自称自己既是一家国际化企业,又是中国的本地化企业;西门子在国内TD-SCDMA市场开始殊死一博。在国外通信巨头咄咄逼人的背后,是国产手机不容乐观的事实和隐患重重的未来。

4 电信市场的保卫战

任何国家和企业在市场开放初期都会遇到压力和挑战,尤其是传统的大型的垄断企业。加入WTO之后,中国电信业将从寡头垄断竞争向自由竞争转变,竞争的方式和对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临的形势也严峻了很多。但这并不代表中国电信产业将走向没落。竞争不只是压力,也是动力,只要我们把握好机会,切实提高工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但会迎来更大的,甚至还可能走出国门,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要提高行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有政府的配合和企业间的相互支持与合作。积极应对WTO对于政府来说,首先需要由计划转向市场,对竞争采取宏观监控,并加紧制订有关的法规,以此来指导电信企业建立自身的行为规范。其次,应依据WTO相关条例和国际电信业市场状况,完善电信体制改革,加大电信企业的改造和重组力度,打破电信目前的垄断局面,将竞争控制在规范合理而有效的范围之内。

国内电信企业需要建立企业机制,对企业进行全面改革,建立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中国电信企业加快体制改革和市场开放的进程中,迫切需要建立起成本核算、计费体系结构等的集约化管理模式,超前引入国际电信业优秀的管理经验、技术开发手段和市场竞争规则。中国电信业的开放将经历三到五年的时间,中国电信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个缓冲的机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吸引和掌握国外电信公司在开放市场后所积累的经验,增加自身的综合实力。

对于传统电信企业未说,品牌战略不可忽视,珍惜自己的民族品牌,向用户提供高层次的服务;对用户负责,开发创新的理念业务;采取透明性的管理模式,都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面对实力强大的国外电信公司,国内企业要进行联合、购并与重组,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有效资源,为提高国内电信企业的竞争力,迅速扩张、壮大自己的竞争实力,拓展国外电信市场。另外,无论是国内的电信运营业还是设备制造业,都要在有序竞争的同时加强相互支持与合作,以增强整个行业的竞争实力。

电信业要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本土优势,在产品和服务等各个方面都提高档次,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以避免在从没有过的竞争中鹿死敌手,并最终冲破欧美电信列强的层层包围,取得电信市场保卫战的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