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与上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庆杰 时间:2010-06-25

   【摘要】从阶段看,上海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应该说是超前的,它正在从投资导向的准集约型增长向以创新导向为特征的集约型经济增长转变。而创新的主要来源是技术进步,所以在上海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技术进步将越来越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方式 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龙头的上海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从而引起世人关注。从经济增长内涵的角度来看,今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效率和效益的较量,不改变粗放型增长方式,就难以在国际市场中有立足之地。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和沿江地区龙头的特殊地位,更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技术进步为动力,充分发挥上海在技术、资金、市场、管理和增长阶段优势,努力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外向型经济的质量,积极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和城市的协调发展,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走一条符合发展观要求的经济增长之路。
  
  一、关于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的一般理论
  
  1、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方式
  在经济学中,经济增长不再仅仅被看作是经济总量的扩张,而被看作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现象。它除了反映在经济总量的增长外,还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的合理使用以及环境和污染的治理等综合问题,即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
   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有两类因素:一是要素(包括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投入的增长;二是综合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现实经济中,这两类因素总是并存的。由要素投入增加对经济增长起主导作用的情况,称之为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起主导作用的情况,则称之为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本文所谓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也就是由高投入、高消耗和低质量、低效率、低效益的增长方式转向以低投入、低消耗求得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增长方式。
  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的经验及教训表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特征应当包括:从主要依靠增加资金投入,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主要依靠增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消耗,转变为依靠技术进步、加强经济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降低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对环境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从主要依靠经济规模的扩张、追求产值的增长速度,转变为主要依靠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并保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从主要依靠铺新摊子、上新项目、扩大建设规模,转变为立足于现有基础,重视现有的改造﹑充实和提高等。
  
  2、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方式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现代经济理论将资源区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种形式。通常认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体技术水平较低时,落后的、资源低加工度的产业体系只能依靠大量的初级产品资源与能源等有形资源的消耗来支撑经济增长,因而经济增长方式倾向于粗放型;反之,当总体技术水平较高时,等量的要素经过多元化利用和深度加工会产生更高的附加值,要素效率就高,因而经济增长方式倾向于集约型。随着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提高,以技术进步为主要特征的无形资源对有形资源的使用方式和配置格局的影响越来越大。实现经济增长的集约化,就是要用先进科学的技术成果武装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充分发挥无形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技术进步不仅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而且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力量。其具体表现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技术进步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生产设备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改善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方面。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生产设备的大型化、生产的自动化等可提高企业生产的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投入产出率。生产工艺水平是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它的高低对生产消耗、产品质量、产品成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劳动者素质是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技术进步对劳动者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改善健康、延长寿命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劳动者的智力、知识、劳动技能等,使之能与先进的设备、先进的工艺相互配合,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经济效益也获得相应提高。
   其次,技术进步使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革、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从而使宏观结构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从根本上来说,产业的形成、分解和新兴的诞生都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从历史上考察,当技术进步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如劳动工具的改善、金属加工技术的发明等),能够使生产能力产生质的变化,使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尤其是当某种新技术将引起若干产业部门的生产效率产生飞跃时,就会使整个产业社会技术体系发生革命,从而使产业结构发生急剧变化。历史经验证明,三大产业的依次出现和重心转移以及各次产业内部各个阶段的依次递进,都与科学技术进步密切相关。
   再次,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技术进步通过刺激需求结构、改变就业结构、促进新兴产业出现、改变国际竞争格局等促进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例如,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中,靠资源优势获胜的机会不断较少,而靠技术进步取胜的机会越来越大,这样就会推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此外,技术进步也可以改变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特别是对外贸易占国民经济比重较大的国家,其产业结构会随着竞争能力的变化而变化。实际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技术进步已使国际竞争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一些国家(地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增加很快,并带动了这些国家(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最后,技术进步改变产业结构的过程是使产业结构不断合理化、高级化的过程。随着技术进步,人类可利用越来越先进的机器设备去从事生产实践活动,技术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应用的密度越来越大,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当技术水平高度发展时,生产的高效率使得直接从事生产活动的人越来越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又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技术进步使产业结构不断向合理化、高级化发展的这一过程中,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使得宏观结构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
  
  二、依靠技术进步,促进上海经济增长
  
  1、上海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与现状
  建国以来,上海经济增长方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2年至1978年。该阶段上海经济增长的环境特点是:在高度的计划体制下,上海以其优越的区位条件、较强的工业基础和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形成一定的比较优势,并通过计划渠道获得大量的廉价能源和原材料,逐步发展形成了门类齐全、相对完整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体系。从增长要素的结构来看,主要是强调依靠增加资源、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非经济地扩大规模等方式来实现的;从增长的内容来看,主要是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主,而非以信息和服务业的经济增长为主,第三产业的比重从1952年的41.7%下降到1978年的18.6%。这一阶段资本投入相对较少,年均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仅7.8%,主要依靠大量的初级资源投入,带有明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的特征。

  第二阶段:1979年至1991年。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随着体制的转变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上海已经难以获得计划调拨的廉价资源,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原有初级要素对上海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逐渐减弱,开始从初级要素资源导向转向投资导向。在沿海和内地经济迅速和以传统为主的上海产品市场份额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上海进行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调整,钢铁、汽车、石化等资金密集型产业开始得到发展。这一阶段投资的推动力逐步强化,年均投资增长速度由第一阶段的10.7%提高到18.7%,开始出现一定的集约化趋势,但从增长内容来看,依然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主(如:钢铁、机械、城市建筑、港口、耐用消费品等);从增长的效果来看,基本还处在高消耗、高速度、低质量、低效率的状态,使得经济生活的效率较低,人民生活水平的实际提高不如经济增长速度那么快。总体而言,整个经济方式仍是相当粗放。
  第三阶段:1992年至今。随着“一个龙头,三个中心(2001年演变发展为‘四个中心’)”战略地位的确立,上海的产业结构由适应性调整转向战略性调整,确立了三二一产业方针。从增长内容上看,开始由传统的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主逐步转向以较大规模的信息和服务业(通讯、广告、新闻、咨询、技术、专利、商业、、保险、房地产、等)的增长为主。第三产业的比重从1990年的31.9%上升到2008年的53.7%,开始形成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的增长格局。这阶段劳动力总量增长开始趋于停滞,特别是第二产业劳动力数量开始出现负增长,资本要素投入呈现逐步加速态势。同时,投资主体发生深刻变化,从单一依靠政府转向依靠、外资、政府、社会的多元化结构。投资的大幅度增长为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提高整个产业的资金密集度创造了条件。总体而言,这一阶段资本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非常强劲,整个经济增长的集约化趋势已经形成。但近几年上海的投资增长已经出现低速徘徊的格局。创新导向的经济增长态势已初露端倪。
  综上所述,尽管今后一个阶段的大规模投资对整个经济增长仍将起到主导作用,但上海经济发展正处在由投资导向向创新导向转变的阶段中。如果说要素导向的发展阶段对应的是粗放型增长方式,创新导向的发展阶段对应的是集约型增长方式,那么,投资导向的发展阶段相对应的可称之为准集约型增长方式。上海经济增长方式虽然仍未摆脱粗放型增长的阴影,但已经处于准集约型增长阶段,或者说处在加速向集约型增长转换的关键阶段。从经济发展阶段看,上海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应该说是超前的,它不是像其他地区一样从要素导向的粗放型增长转向投资导向的准集约型增长,而是正在从投资导向的准集约型增长向以创新导向为特征的集约型经济增长转变。而创新的主要来源是技术进步,所以,在上海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技术进步将越来越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2、技术进步对上海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增强
  九十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技术进步对上海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已经逐渐显示出来。具体体现在以下特点上。
   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形成。2002年至2008年,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1980.08亿元增加到6041.98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0.43%,远快于同期工业总产值的名义增速;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4.8%。
  第二,高新技术企业取得较大发展, 2002年至2007年,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数由1743个发展到2743家,总产值由1933.64亿元增长到5391.37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2.76%,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其中,2007年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16家,总产值1409.86亿元,总收入1639.44亿元,年创汇81.44亿元。据统计,高新技术企业中销售额上亿元的有758家,总销售额达到5227.86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技术创新的排头兵。
  第三,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上海的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重要的科技成果诞生地和高技术成果转化载体。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实现科技向产业转化的项目570项,技工贸总额逾3000亿元;2004年民营科技企业申请和实施的专利分别比上年增长102.5%和97%。目前,上海民营科技企业开发生产的产品中,绝大多数在国内处领先地位,其中属于国际先进或领先的约占1/4。九十年代以来,上海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一直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这主要得益于国家鼓励和发展科技型企业的各种优惠政策,但其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完善过程中得到真正的发展,还离不开自身科技实力的培养和市场竞争力的进一步增强。
  第四,技术交易和出口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科技投入带动了专利授权量的增加,从而活跃了上海技术交易,增加了技术出口。2002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26010项,居全国第2位,较上年增长9.21%。合同金额达到120.22亿元,较上年大增13.24%,占全国份额的13.6%,从 2000年起超过江苏后继续居全国第2位。通过技术市场,上海的技术成果流向了全国,形成以华东地区为吸收重点,向全国辐射的技术集散中心,通过科技进步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上海技术出口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2002年技术出口额达到15.9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0.13%,增加1.47亿美元,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初探
   首先,虽然上海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50%(我国全国平均技术进步贡献率仅为29%),但这与发达国家平均60%~80%的水平尚有较大的差距。原因很多,从技术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在:一是目前科研成果和发明专利一般是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距产业化还有相当的距离;二是有相当数量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缺乏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能力。而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在上海经济总量中仍占相当比重,因此客观上影响了上海总体技术进步的发展和对经济增长作用的体现;三是新兴的高科技企业目前一般处在成长阶段,规模一般偏小,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尚不是很强。因此,使这些企业对科研单位提供的发明专利和科研成果一般不能进行二次开发、完成产业化过程。
  其次,上海在科技发展中的产学研结合方式与紧密程度还不能完全适应上海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来看,产学研一体化的实施仍是科技经济结合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任何一种方式或形式都有一个从建立到应用及完善的发展过程。所以,高校与产业部门结合还存在着产学研脱节、条块分割、协调困难、权益纠纷等诸多问题。主要反映在:一是科技成果与实际要求的差距,这主要表现在高校成果发明人,在科技成果转化时,同产业领导人之间的思想观念和认识水平上有一定的差距(具体而言就是提高学术理论水平和取得市场经济效益的差距);二是科技成果拥有权的分歧,主要表现为,高校认为出了校门经学术界鉴定过的科技成果为成果,而产业则认为能在工厂批量生产的科技成果为成果,从而对成果的归属产生了分歧;三是信息沟通上的差距,高校在研究题目立项时,对研究出的科技成果在实用性方面、市场需求及工厂生产条件、工艺条件等了解不够,从而产生了高校研究的科技成果未必是企业所需求的。同时,企业所期盼的科技成果也未必是高校感兴趣的研究对象。

  以上问题说明,上海在技术进步及其对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方面未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尚有许多方面需要完善和。只有这样,才能使技术进步和上海经济发展更紧密结合,才能进一步提高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从而使上海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实现向集约型的彻底转变。
  
  三、实现上海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对策
  
  1、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形成完善的多渠道投入格局
  如前所述,尽管2000年以来上海的科技投入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增长,但这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所需要的科技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首先,在未来的发展中,不但要使全市的科技经费投入和R&D经费投入在绝对数量上有所增加,更要保证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的进一步提高。从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经验来看,研究与开发投资的增长速度只有适度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科技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更有力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上海应逐年加大R&D经费的投入。其次,要进一步改革政府科技投入的管理方式,减少重复交叉,实现决策,管理和评价相对独立,建立健全竞争、监督和制约机制,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和效率。再次,鼓励多渠道筹措科技开发和产业化资金,支持高科技企业利用风险投资、上市融资、知识产权出让等多途径筹资,促进战略投资者进入高科技领域。把企业的科技投入作为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确定政府项目承担单位的重要衡量条件。努力扩大全社会创业投资资金规模,完善创业投资体系。鼓励民间资本、企业资本和海外资本介入创业投资市场,社会资金在创业资本总量中的比例在80%以上。完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积极运用创业板证券市场,形成创业投资的良性循环机制。
  
  2、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业整体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第一,通过创造适宜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促进高科技产业健康发展。包括社会环境,如提高市民整体素质,发展知识密集区域等;资金支持环境,如制定高科技产业风险投资计划,制定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政策,提供高科技产业税赋优惠等;技术—市场转换环境,如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科技孵化器、中试基地,以及产、学、研一体化等。另外,在政府实施调控,重点扶持大企业、大项目的同时,更应该在环境建设上给高科技小企业群体留有充分发展的空间,以便造成协调、健康的竞争环境。
  第二,积极引导、加强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目前,上海的传统产业仍占一定比例,技术基础仍相对比较薄弱,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并且制约着今后的发展。传统产业本身的发展也靠技术进步。因此,要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作用,运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优化、升级。
  
  3、要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进步新机制
  企业在重视技术培育开发工作、科研院所在加强研究的同时,都要面向市场。为此,要积极培养技术市场,制定有效的办法,组织产学研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协作的优势。进一步加强技术市场建设,开放技术市场,更多地组织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技术交易。技术市场的开放和发展,可以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同时,要认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不仅是经营的主体,而且也是科技进步的主体。企业应树立科技进步的主体观念,在科技进步方面要摆脱事事找政府的做法,自主投入。在经济与科技紧密结合以及企业成为科技进步主体的前提下,政府的宏观调控就有了微观基础。政府的宏观调控应主要起引导的作用,引导企业对科技进步进行有重点、有效益的投入,避免重复投资和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投资。
  
  4、建立一批规范、高效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以更好地适应上海未来高新企业的发展需要
  能否运用市场机制,积极发展功能多样、服务到位的中介服务机构,发挥中介机构在政府与各类企业、研究机构间的桥梁作用将是上海高新技术产业能否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中介组织系统包括市场中介组织、科研生产中试机构、综合服务机构。市场中介组织包括商品市场、市场、劳务市场、技术市场等机构。市场中介机构可以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直接关系到科技商品化、产业化水平。科技商品化、产业化的转化主要是通过市场中介机构完成的。要放宽中介型咨询公司介入技术交易、人才交流方面的限制。科研生产中试机构包括中试基地、工艺研制设施和中间实验室等。科研成果的中间试验、样品生产、投产可行性研究、试验性生产等工作是走向商品化、产业化的重要过程。中试机构是整个科技产业化的关键部分和最大环节。政府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资助建设一批中试基地,并实行扶植政策。要鼓励社会各界,按照市场运作方式,从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工作,采集、贮存、发布和推广国内外科技成果,建立科技界与产业界、金融界的沟通渠道,开展产学研信息交流,并对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
  
  5、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构筑适应上海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高地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快技术进步步伐,关键在于人才。要培养和造就一支由国际一流人才和学科带头人领衔的稳定、精干的高科技研究队伍,建设好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科技企业家、科技管理、科技中介服务等几支队伍,形成结构合理、层次丰富的人才梯队。确立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和与之相适应的福利、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大力吸纳海外人才,建立高级人才库,突破人才户籍和部门束缚。进一步调整分配、奖励等劳动人事政策,广泛推行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完善科技成果入股机制,不断改善科技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形成激励人才创新、创业的氛围。
  
  【】
  [1] 尚勇: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 周天勇:发展经济学[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3] 傅红春:经济集约化增长论[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2.
  [4] 张晓晶:技术与经济增长[J].首都经贸大学学报,1999(11).
  [5] 浦再明:科学发展观与上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上海改革,2004(5).
  [6] 朱平芳:上海市科技进步态势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