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财务指标评价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邱伟年 时间:2010-07-03

    摘要:单一的以财务指标为主的评价体系往往会导致管理层的短期行为,针对传统财务指标评价的种种不足,许多学者强调了非财务指标评价的重要性。他们认为相对于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更具有前瞻性,它舍有更多地指导管理实践的决策信息,更能真实地反映管理者的实际贡献。

  关键词:非财务指标;绩效评价;激励机制
  
  一、传统财务指标的局限性
  
  McKenzie & Schiling(1998)指出财务指标评价体系有其明显的缺陷,财务指标评价体系会导致管理者做出一些有利于短期利益却对公司长远不利的决定,管理者为获取短期利益往往以牺牲对研究的投入等为代价。Chakxavarthy(1986)也认为,传统的利润指标评估的是公司过去的绩效,而战略性的长期绩效需要评估更多前瞻性的指标。lttner & Larcker(1998)了财务指标的局限性:(1)财务指标是滞后性指标,是组织过去经营状况的反应,对未来的盈利能力不具备预测性。(2)以财务指标为主的评价体系容易导致经营管理层的短视行为,为了追求短期的财务效益而不顾牺牲组织的长远利益。(3)财务指标评价体系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对驱动财务效益产生的因素缺乏考虑。(4)以财务指标为主的评价体系往往会掩盖组织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管理的监控。(5)缺乏对人力资本、信息资本、组织资本等无形资产的评估,而无形资本被许多学者认为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源泉。Fisher & Braneato(1995)在案例研究中补充分析了财务指标的几个限制:(1)财务指标对发现管理中间题的本质及解决方案上提供的信息非常有限;(2)它不利于捕捉关键的商业机会;(3)它是种高度总结、概括性的指标,不利于指导管理行为;(4)它没有反应公司内部交叉职能的运作过程。
  由于单一的以财务指标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存在种种缺陷,对非财务指标的研究越来越多。Chen & Morris(1986)研究的结果显示,面临竞争压力越大的越注重非财务指标的评价。越是经营环境不确定,越应该采取非财务指标评价。
  像全面质量管理(TQM)、欧洲质量建、美国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平衡计分卡等管理工具都强调非财务指标的评价。全面质量管理要求管理层及时的、详细的了解企业经营的信息,以确定经营的缺陷所在,将事后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转移到事前、事中的控制。美国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更是要求对企业从战略的制定到经营过程的结束做全面的评价和监控。它涉及到领导力、战略的制定及过程、顾客及市场的管理、人力资源开发、运作流程、知识管理以及这些活动产生的财务的、非财务的结果。它不但综合评估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还对经营过程进行了评估。平衡计分卡也是针对财务指标的种种缺陷,由Kaplan &Norton于1992开创性的提出,它没有排除传统的财务指标,在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财务指标的驱动要索:顾客层面指标、内部流程层面指标和学习与成长层面指标等三个方面的非财务指标。将战略、战略的衡量、财务指标和财务指标的驱动因素——非财务指标通过因果关系链接起来。
  
  二、非财务指标的预测性
  
  许多研究认为非财务指标是“领导”性指标,它能提供传统指标体系中没有包含的能预测未来绩效的信息,非财务指标对公司未来绩效的预测性是它最大的优点。例如Banker(2000)在一项为期六年的时序研究中发现,顾客满意度与未来的财务绩效显著相关,并含有财务指标未能揭示的其它信息。而且,他们的研究也表明,在实施了以财务指标和非财务相结合的激励计划后,财务业绩和非财务业绩都得到了改善。Banker等人(1998)以18家旅馆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顾客满意度和未来的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然而,也有一些研究检验了财务指标评价和非财务指标评价之间的联系,却得到了一个混合的结果。Anderson等人(1994,1997)以77家瑞典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在不同的行业中,研究结果有很大的差异。平均来说,在投资公司,顾客满意度对同期的财务回报有积极的正面的影响,然而,在服务性公司,它们之间却只存在徽弱的关联,甚至出现了负相关。Inner & Larcker(1998)对顾客、商业单元和公司的调查数据证明了顾客满意度是评价顾客未来的购买行为、顾客增长率、商业单元财务绩效的变化和目前市场价值的预测性指标。然而,在公司层面,不同的行业,显示出了不同的结果,在一些行业,它们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在另外一些行业,它们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关联,甚至出现负相关。Foster & Gupta(1997)以饮料批发商的个体顾客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顾客满意度和顾客目前或将来的获利率之间的关系随着满意度测量问卷中的问题或概念模型的不同而呈现正相关、负相关或无明显相关关系。
  虽然关于非财务指标对财务指标的预测能力,不同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但是,整体上,大多数实证研究还是支持非财务指标对财务指标具有较强预测能力的观点。一般认为,非财务指标评价优于传统财务指标评价,在非财务指标上表现优秀的公司,从长远来看会取得更好的财务绩效,非财务指标对财务指标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非财务指标评价优于传统财务指标评价主要体现在:(1)非财务指标是财务指标的驱动因素或关键成功因素(KSF)。许多研究认为顾客满意度是财务绩效或公司绩效的驱动要素,实证研究显示了它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An-derson,Fornell&Lehmann,1994;Ittner & Larcker,1996,1998;Banker,Potter&Srinivasan,2000);(2)非财务指标描述了组织内部的运营过程以及如何为顾客创造价值。Ka-plan和Norton(1992,1996)阐述了财务指标、顾客指标、内部流程指标和学习与成长指标之间的关系。他们指出,公司要实现不断为股东创造财务的目的,从财务指标上满足股东要求,就必须提出独特的顾客价值主张,为顾客创造价值。而组织内部的业务流程必须依据顾客的价值主张为设计。业务流程的高效运作是靠知识丰富、技能熟练的员工来实现的。在他们的模型中,清晰了描述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使我们更能深刻的理解非财务指标对财务指标的预测性;(3)非财务指标相对于财务指标包含了更多的经营决策信息。许多研究者发现了全面质量管理(TQM)、精益生产(JIT)、柔性生产系统和次品率、供货的及时性、设备的利用率之间的联系(Daniel&Reitsperger,1991;Banker et al,1993;Perera et sl·,1997)。非财务指标评价能给管理层提供更多市场、顾客满意度、产品品质、内部运作效率等方面的信息,便他们能及时的
发现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的做出对策;(4)以非财务指标为评价依据激励管理层更能反映他们的实际贡献。Holmstrom(1979)研究表明,当业绩指标能够提供有关代理人努力程度方面的额外信息时,那么将该业绩指标包含在激励合约之中更能提高对代理人努力程度估计的准确性,进而提高激励合约的有效性。非财务在指标一般能揭示经理人努力程度上的额外信息,它能有效地引导经理人努力的方向,使经理人目标和股东的目标趋于一致。
  
  三、非财务指标与内部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TQM)等质量管理方法非常重视内部流程,一般采取品质指标、生产性指标、设备利用率、存货周转率、交货期等非财务指标对组织的运营状况进行评价。TQM更强调全面的、全员的过程管理、事前管理。虽然TQM不强调绩效评价,但它对内部过程加以准确的定义,并对其实施控制,它是一种事前、事中控制的有效手段,所以,可以说TQM是以非财务指标为主的评价手段。
  Sperera,Harrison & Poole(1997)研究发现,以顾客为核心的AMP(Advanced Management Practices)和AMT(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运用的程度越高,非财务指标的采用也会越高,而且非财务指标运用的增加会导致企业财务绩效的提高。他们的研究还发现,当管理者重视质量、成本和高弹性的运作时,绩效评价的重点会由财务指标评价转向非财务指标评价。lttner & Lamker(1995)以249家企业为样本,研究结论表明,实施了全面质量管理的企业在绩效评价时更多的考虑团队绩效和非财务绩效。而且采取的质量管理方法越先进,越采取外部对产品、服务的评价来衡量内部的绩效。
  
  四、非财务指标与激励机制
  
  传统的激励机制通过对财务成果的评价确定管理层的奖金。许多理论指出,在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情况下,委托人为了更好的激励代理人,在对代理人进行业绩评估时,应综合采取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Holmstrom(1979)研究指出,如果一项业绩指标能够提供代理人努力水平的额外信息,那么将此业绩指标纳入到激励的契约中能提高对代理人努力程度估计的准确性。一般认为,非财务指标能够揭示代理人努力程度、除财务成果外的额外信息,它能够有效的引导代理人努力的方向,使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趋于一致。
  Ittner,Larcker & Rgian(1997)研究了影响CEO薪酬契约中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权重的因素。他们对五个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组织战略、质量战略、管制环境、财务业绩的噪音和CEO对董事会的影响力。结果发现,采取领先战略和质量导向战略的公司,薪酬契约中,非财务指标的权重大;受管制的公司比不受管制的公司更注重非财务指标的评价;财务指标噪音大的公司倾向于采取非财务指标和市场指标来评价CEO的绩效;CEO对董事会的影响越大,越容易对董事会施加影响,要求董事会采取非财务指标评价他们,以体现他们的真正业绩。
  综上所述,相对于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是更、更合理的评价指标。非财务指标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它对公司未来的财务绩效具有一定的预测性。以它作为指标来评价管理人员,更能真实的反映管理层的实际贡献,它包含更多的能指导企业经营实际的决策信息。
  
  :
  1.Anderson,E,C.Fornell and D.Lelmann.Cus-tomer satisfaction.Market share and profitabili-ty:Flndings from Sweden.Journal of Marketing,58:53-66.
  2.Inner,C.D.and D.P.Larcker.Innovationsin performance measurement.Trends and researchlmplications.lournai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1998,(6):20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