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待遇状况及其流失原因与治理对策
摘要 待遇是按有关规定赋予劳动者的利益。企业经过改革应继续改善这种待遇,但我国现行部分企业实际情况与此相反,存在严重侵蚀工人待遇的违法违规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劳动就业困难、家族管理模式、缺少维权意识、财会制度不严、自检流于形式、政府督查不力等都是有关因素。只有相应提出治理对策,才可能使侵占劳动者待遇的现象逐渐灭绝。
关键词 企业待遇;基本状况;流失原因;治理对策
Abstract Enterprise treatment is the economic benefit for labors given by the related rule. Enterprise should continually improving the treatment through reform, but at present is opposite to real situation of part enterprise in China and exist the illegal phenomenon involving labors treatment. The reasons id wide, factors such as difficult employment, family management model, lack of protecting rights consciousness, slack accounting system, surface examination and powerless government inspect and so on. Only when we point out the efficient governing strategy, the illegal phenomenon can be removed.
Key words enterprise treatment;essential situation;lost reason;governing strategy
历经三十年的改革,我国企业的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用工制度、待遇状况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劳动合同法实施后,职工的合法权益愈发受到尊重和保护。但这仅是一个方面,与此同时,部分企业在处理劳动者工资、福利等待遇问题上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应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尤其是政府有关部门应及时进行监管,并设法予以全面治理和彻底解决。
一、企业待遇及其不良状况
这里所言企业待遇,是指按照国家有关与政策以及一般惯例规定,企业应该赋予劳动者的工资、补贴、保险、福利等经济利益。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这些项目都由国家通过明文严格规定下来,除了特殊情况和微量差别外,总体上看都大同小异。现今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后,企业的组织结构、运作机制、待遇形式等与昔日相比均有了显著不同。但是不管企业怎样改革和变化,都必须保障自己的职工享受到某种最基本的待遇却应是不断传承,彼此相似的。特别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其根本的性质和方向决定了,通过改革,只应更进一步改善企业劳动者的各种待遇,而不应该是相反,因为我们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全体劳动者共同走向富裕。
因此,从我国宪法的一般精神,到我国劳动法以及相关配套法规的具体规定,都反映了保护劳动者权益,提升其待遇的理念和原则。国家及有关政府部门通过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与政策,对工资、保险、福利等待遇做出了强制性的规定,并充许和鼓励企业在自身财力许可的范围内尽量提供优惠的待遇,切实增进职工的物质利益。同时国家还设置了劳动行政部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等机构对企业落实待遇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并对违反有关规定的企业及其领导或责任人予以督查、警告,直至惩处。
尽管如此,仍有某些企业(既有国企,亦有民企、三资企业或其他类型企业),及其领导或主管人员不能遵照国家的规定严格予以执行。例如一些企业存在着严重的国民或职工等级制现象,即原有正式的固定工与现行招用的合同工之间在待遇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许多合同工不能被一视同仁,而实际上是被列入了“另册”,享受不到应有的“国民待遇”。再如随意延长工人劳动时间,无休止地强制他们加班,却不能按相关法律规定发给倍加工资的现象依然存在。更有甚者,有的企业居然明目张胆地拖欠或克扣工人工资,侵吞其应得补贴或津贴,拖延或变相拒绝为招用人员办理医疗、养老、失业和工伤等常规保险,挖苦心思截留各种福利等等,甚而将其中某些资金通过各种途径转入个人口袋,不惜损人利己,中饱私囊,严重地损害了劳动者的应得待遇与合法权益。而处于弱势地位的员工为了保住饭碗,唯恐得罪了企业领导及有关人员,只能忍气吞声,既不敢怒也不敢言。许多应发给劳动者的待遇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流入了企业大小头目的腰包。
有的企业或公司,其组织机构及管理层次繁多,运营方式杂乱,大量应归基层员工所有的浮动性收益和待遇,就被诸多中间环节层层扒皮,截留扣发劳动者应得收益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现象并不鲜见,最后能转到工人手中的利益几乎为零。当有的员工斗胆前去查询,各层头目就会编造种种理由进行搪塞,或者干脆拒绝答复。如果到人员那里查账,照样是吃闭门羹,因为会计是从属于企业领导的管理层,而且居多是其亲信,必然相互包庇袒护,因此普通员工根本无从得知内情。据了解有的企业下层部门的头目可因此年均获纯收益达几十万元,而中间管理层更可得收益达百万元之多。企业的劳动者眼看着许多待遇就这样被生吞活剥,却无可奈何。
二、职工待遇流失的主要原因
虽然我国关于企业用工制度和职工应得待遇的法规和政策还不十分完善,但有关主要内容的规定应该说已经基本具备。既然如此,何以还会出现许多员工的待遇被转移侵吞而无形流失的现象呢?究其缘由,可能主要基于下列因素:
1.与劳动市场的供求状况有关。虽然当前有的地区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但总体看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基本仍属劳动买方市场,这就致使有的企业无所顾忌,在用人付酬上为所欲为。许多人虽然有专业文凭和实际能力,但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欲找到理想的工作也比较困难,至于体力劳动者更是有活即可,不敢挑剔。由于工作岗位短缺的客观压力,尽管企业付给偏低的工资,不给办保险,不给发福利,也不给其他待遇,但因对此感觉不满意而辞职离去者却为数尚少。为了保住工作,维持生计,大部分人只能习以为常,无动于衷,任凭企业某些领导或主管层无视法规,为非作歹。
3.某些企业工会组织不够健全,即使存在也是虚有其名,并不能有效地维护工人的切身利益。甚至有的倒成了雇主的代言人,在争取工人权益上发挥副作用。同时相当一部分职工本身也缺乏维权意识,对企业无视劳动者正当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见怪不怪。由于没有坚强有力的工会做维权代表,而工人群众对相关法规政策又不甚熟悉,对应有权益心中无数,加之平时工作也紧张劳累,实在无暇顾及,再加上又不善于去学习和了解有关情况等等,这些因素都为企业肆意蚕食工人待遇造成了便利条件。
4.有的企业财会制度尚不健全,或者虽有制度,但具体执行却随意性很大,各个环节的操作极不规范,伪造项目和数字,做虚假账目与报表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对财会人员虽然名义上为双重管辖,而实际上仍完全听命于本企业的领导。甚至还有的财务人员与其他管理者相互勾结,同流合污,联手作弊来损害和侵占工人的利益。
5.企业内部表面上也订有一套规章制度,并且经常自行检查,但往往是流于形式。因是家族管理模式,相互间都是关系户,于是吃吃喝喝,拉拉扯扯,一切了事。在这个过程中工人的待遇却被悄然转移,变成了管理层上下左右之间密切关系的润滑剂,随之各级大小头目的钱袋不断鼓起。而当政府有关部门来检查时,更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方面弄虚作假,蒙蔽欺骗,另一方面殷勤招待,巧妙应付,加之来检者也是例行公事,敷衍塞责,结果是皆大欢喜,只见业绩,不见纰漏。很多垮台的企业都是在这种氛围中,沿着这种浮夸瞒骗、损公肥私的轨迹运转,其结果是企业景气锐减,不断缩小退却,直至关门破产。尤其对于某些国企而言,因是公共财产,并无人心疼,最终是富了方丈,穷了和尚,毁了寺庙。
6.有关政府部门督导查处不力,使得关于企业劳动待遇的各种规定成了一纸空文,难在实际中发挥效应。涉及劳动者的基本权益问题,本来已有明文规定,政府部门理应通过各种方式对企业贯彻情况进行严格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处治,敦促企业有效履行为职工提供法定待遇的义务,保障工人合法权益切实实现,但从现行情况看,有关此项工作实施均不到位。
三、治理待遇流失的基本对策
针对上述企业职工待遇被损害的状况及原因,可考虑从下列方面进行防范与治理:
1.除了巩固已有的关于劳动者待遇的法规和政策外,相应的内容尚须进一步明确化,做到在执行、处理上都有比较具体的规定可依,使企业某些管理层无政策空子可钻。力求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国家要继续设法增进就业岗位,改变劳动力需求不足的现状。通过创造更多就业门路,扩大劳动者择业的权利和范围,提高其与企业违规现象做斗争的信心和勇气。这样就可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漠视劳动者权益和尊严,无故转移其待遇的非法行为形成有力的制约。
3.彻底破除家族制管理方式,建立和完善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制度和原则。企业所有岗位圴应公布于众,所需人员,不论亲疏,不管内外,一律按规定的标准进行考核、招录、任用和评定,使之平等享受相应的待遇。
4.依法坚决揭露和打击贪污腐败现象,对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截留工人福利待遇的各种人员给予相应制裁。使不履行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有关待遇义务的企业领导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在企业无容身之地。
5.严格企业财务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会计人员行使职责的独立性,防止企业领导的无理干预,特别要杜绝领导者和财会人员串通一气,共同营私舞弊的现象。上级主管部门应定期和随机相结合地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有效防范和纠正企业做伪帐等欺骗检查机构和蒙蔽内部职工的恶劣行为。
6.建立和健全工会组织,使之真正代表劳动者的利益,为职工行使民主权利,争取合理待遇,监督企业不法行为等事项尽其应有的职责。现在许多企业即使存在工会组织,也是有名无实,因此上级组织必须指导和协助企业完善其组织制度与工作机制,使之在独立运行中发挥积极作用。
7.政府有关监督和管理部门应负起责任,加强对企业职工权益和待遇实现状况的检查和督导。要适时结合出现的问题进行宣传、和处理,及时查禁企业各层领导侵占职工待遇的行为,并给予必要的行政处罚,铲除滋生破坏职工待遇的温床,警戒类似现象的继续发生。
8.有关法律部门应义务为企业劳动者提供法律援助,积极开展无偿咨询和救济。司法机构亦应为劳动者关于自身利益特别是相应待遇受损的争议开辟绿色诉讼通道,公正无私地受理和审判案件,实现劳动者的合理诉求。同时还应及时保障有效执行,使劳动者的待遇损失能得到切实的补偿及赔偿。
总之,只有全社会共同行动,关注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形成一个维护企业员工经济利益的风气和声势,侵害职工待遇的违法违规现象才可能逐步断绝,企业才可能健康和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