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01
关键词:和谐社会;企业;社会责任?
1 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
企业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企业和社会的关系是系统和环境的关系。企业固然是所有者拥有的,但一旦产生,就不仅是所有者的私有财产了,而成了社会的一部分,具备了前面提到的主体地位。企业的任何行为不仅仅是个体行为,而且具有社会性。如果企业不是社会的企业,不与外界发生联系,自然不会承担社会责任,不论从企业内部还是外部来看,理解企业社会责任都必须放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注意其社会性。?
公司作为营利性的商业组织, 对利润不懈追求是其存在的根据, 承担社会责任并不是自发的需要。但是, 随着的, 公司成为了社会的基本主体和最重要的经济力量, 它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从而越来越多地的受到了社会公众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强大制约。在这种情况下, 一个公司如果得不到好的社会评价, 它的产品就卖不出去, 资本和人力资源也难以聚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有被淘汰的危险。因此, 公司除了要遵守上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强制性规定以外, 也要自觉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
?
2 企业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大多数人能够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社会。从理论上说,是社会各个阶层和睦相处,社会各级成员各尽所能,使人民的聪明才智得到全面发挥的社会;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的社会。为了建设和谐社会,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重构社会结构,完善社会组织,调整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社会形成合力,努力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因此,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尤其重要。在实践层面,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加速,企业规模扩张,企业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权力史无前例地不断扩大,企业影响急剧膨胀,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部分,它的一举一动直接关系着上至政府、下至员工、消费者和社区的和谐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本质上是企业对其自身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强调在经营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注重企业活动中人的健康、安全和应该享有的权益,注重企业对社会的贡献。而这些正是和谐社会所追求的目标。?
企业日益增长的力量意味着其每个行为都会影响到人类生活的质量,因此作为企业,有义务回报社会和承担社会责任,这也经常称为责任铁律。?
3 我国企业在社会责任承担方面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污染环境?
许多企业只顾赚取利润, 不考虑环境保护。有些企业肆意将废气排入大气中, 污染森林和农作物;还有些企业将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泊, 污染水资源。如四川某化工公司直接将废水排入沱江, 导致沱江流域严重污染, 内江、资阳等沿江城市近百万群众饮水中断25 天, 直接经济损失约3 亿元人民币, 给沱江造成的生态污染需要五年时间才能恢复事故前水平。另一方面自然资源消耗严重。部分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盲目地消耗自然资源, 尤其是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或一些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形成的资源。这些资源本身就极为短缺, 而且再生能力极低甚至为零, 资源的大量消耗和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3.2 不讲诚信?
在诚信这方面,中国经济实行市场化改革以来,企业信用缺失问题非常突出。据研究,我国企业由于信用问题,导致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达6000亿元人民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做假账;企业合同违约;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广告虚假,信息失真。?
3.3 对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关注水平低?
比如,屡屡发生的煤矿矿难、以“红心蛋”事件和“多宝鱼”为代表的不卫生食品与假冒伪劣药品、企业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各种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事件等,在劳工权益方面,重大的灾难性的安全事故层出不穷,从火灾烧死被闭锁在铁门铁窗中的女工,到接二连三造成上百矿工死亡的矿难,件件触目惊心;克扣与拖欠工资成了普遍现象,员工为讨工资以死相逼的事件屡屡发生,强迫员工加班加点,超时劳动,严重损害员工健康,破坏正常生活,而且不付加班工资。这些问题的产生,不仅说明了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缺失,而且反映了政府制度规范的缺位,也说明了舆论监督的重要性。? 4 改善社会责任的建议?
4.1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尤其是企业家的责任意识?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己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也是企业竞争实力的根本体现。因而我们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企业都应该应时而动,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有关知识的学习,不断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使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者认识到企业以社会的存在而存在,企业应该建立在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观之上。企业不是赚钱机器,企业的成功归根到底不仅在于赚钱的多少,而且在于对社会的回报,将社会责任由一种外在的约束内化为企业的内在需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
4.2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企业责任观?
坚持以人为本是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保证。以人为本既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之一,又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应有之意。从企业角度看,企业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实现人的成长。而企业的诸生产要素中,人是最具活力、最有创造性的生产要素。坚持以人为本是企业实现有效管理,提高经营水平的前提条件之一。从社会范围看,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之一,在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过程中,不应当损害其他经济活动参与者的利益,而这正是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之一。?
4.3 创新,履行企业的经济责任?
经济责任的履行是企业生存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当然同时还要保证符合规范。不管对企业还是对个人,发展是和谐的基础,而创新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技术创新,可以使企业拥有差异化的产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有制胜地位并赢得利润;技术创新,使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会因为技术引进而受制于人,且能站立在国际技术领先的制高点上,引领国际技术标准的制定;技术创新,也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和扩大宣传的契机,人们会认为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它所生产的产品也应该是值得信赖的产品,产品的畅销和利润的获得将是不言而喻、顺理成章。?
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还应进行管理创新,创新管理模式和文化。企业的文化建设也应该与时俱进,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提炼出企业文化的内核,使之在企业内部能形成凝聚力,在外部提升企业形象。
?
5 结语?
和谐社会建设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大使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体现。企业社会责任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希望我们的企业都能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对社会的一项严肃的承诺,并积极付诸实践。?
?
[1]?李立清,李燕凌.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余晖. 行业协会及其在的发展:理论与案例[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3]?莱因哈德•默恩(德国). 企业家的社会责任[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下一篇: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动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