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01
关键词:内部控制;小型民营企业?
1 内部控制理论简述?
1.1 内部控制及方法?
1.1.1 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规定单位的纪律与架构,影响经营管理目标的制定,塑造单位文化氛围并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是其他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
1.1.2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分析和辨认实现有关目标可能发生的负面风险,以便形成确定应该如何对它们进行管理的依据。?
1.1.3 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指单位管理层制订和实施政策与程序,以帮助管理层所选择的风险应对措施得以有效实施。常见的控制活动有:授权批准、实物控制、职责分离、预算控制、会计系统控制、信息系统控制等。?
1.1.4 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指单位为了提高管理效能、促进员工全面正确履行职责而搜集、识别、交流各种内部和外部信息。信息与沟通的主要环节有:确认、计量、记录有效的经济业务;在财务报告中恰当揭示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保证管理层与单位内部、外部的顺畅沟通,包括与利益相关者、监管部门、注册会计师、供应商等的沟通。信息与沟通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但无论哪种方式,都应当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有用性。?
1.1.5 监控?
监控是指由适当的人员评估内部控制的设计和监控内部控制运行情况的过程。监控活动包括持续监督、个别评估或者两者有机结合。监控情况应当形成书面报告,并在报告中揭示内部控制的重要缺陷。监控报告应当有畅通的报告渠道,确保发现的重要问题能送达最高管理层;同时,应当建立内部控制缺陷纠正、改进机制,充分发挥监控效力。?
1.2 内部控制方法?
1.2.1 职责分工控制?
职责分工控制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和关键岗位轮换控制。?
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等。单位在设计、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首先应确定哪些岗位和职务是不相容的;其次要明确规定各个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
关键岗位轮换控制是指结合岗位特点和重要程度,明确财会等关键岗位员工轮岗的期限和要求,建立规范的岗位轮换制度,对关键岗位员工,可以实行强制休假制度等。?
1.2.2 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批准是指单位在办理各项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授权批准形式通常有常规性授权和临时性授权之分。单位必须建立授权批准体系,明确:(1)授权批准的范围;(2)授权批准的层次;(3)授权批准的程序;(4)授权批准的责任。?
1.2.3 会计系统控制?
会计系统控制主要是通过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各项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归集、分类、编报等而进行的控制。?
其内容主要包括:(1)建立会计工作的岗位责任制,对会计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使之相互监督和制约;(2)按照规定取得和填制原始凭证;(3)设计良好的凭证格式;(4)对凭证进行连续编号;(5)规定合理的凭证传递程序;(6)明确凭证的装订和保管手续责任;(7)合理设置账户,登记会计账簿,进行复式记账;(8)按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编制、报送、保管财务会计报告。? 1.2.4 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的内容涵盖了单位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单位通过预算的编制和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可以比较、分析内部各单位未完成预算的原因,并对未完成预算的不良后果采取改进措施,确保各项预算的严格执行。在实际工作中,预算编制不论采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法,其决策权都应落实在内部管理的最高层,由这一权威层次进行决策、指挥和协调。预算确定后由各预算单位组织实施,并辅之以对等的权、责、利关系,由内部审计部门等负责监督预算的执行。?
预算控制的主要环节有:(1)确定预算的项目、标准和程序;(2)编制和审定预算;(3)预算指标的下达和责任人的落实;(4)预算执行的授权;(5)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6)预算差异的分析和调整;(7)预算业绩的考核和奖惩。?
1.2.5 财产保全控制?
财产保全控制主要包括:(1)限制接近; (2)定期盘点;(3)记录保护;(4)财产保险。?
1.2.6 内部报告控制?
1.2.7 信息技术控制?
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现内部控制手段的电子信息化。二是对电子信息系统的控制。?
此外,常用的控制方法还有: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内部审计控制、组织规划控制、人员素质控制等。?
2 小型民营特点及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这里的小型民营企业泛指在其所处行业中规模小、没有影响力、尚处于起步或成长阶段的由老板自己管理的私人企业。?
对于小型民企来说,老板对企业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这种小型民企的领导核心一般是创业者,即老板。老板的动机与素质基本上决定了企业的方向、目标和实施能力,老板的领导风格往往决定了管理者的管理风格和员工的行为风格。这样的小型民营企业的经营者也是所有者,经营者只对自己负责,一切由自己说了算。所以从这样的特点看,小型民企所处的内部控制环境较差,难以建立、实施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
小型民企规模不大,组织结构相对简单,各种制度和流程不像大企业那样齐备、规范,而且结构、制度、流程等处于动态、快速的变动之中。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小企业最大的优势在于灵活性、速度以及应变能力。由于制度、组织结构等不健全且多变,所以无法组织有效的预算控制,使得预算管理在内部控制方面的优势不能发挥。?
小型民企人员少,管理架构扁平,内部岗位的设置和职责划分常常交叉重叠,一人多岗的现象很普遍。另外公司员工之间一般可以便捷地面对面进行沟通。由于沟通的直接性,加之创业者以及骨干员工多半有血缘、乡缘、学缘等关系,企业往往有浓厚的“家”的色彩,情感性因素较多,人情味较重,组织更多地是靠“人”来维系,而理性的味道淡一些。 即“人治”多于“法制”,所以对人的控制,对小型民企的内部控制活动来说是非常的重要和关键。如果搞得好,可以大大节约制度成本,提高办事效率。?
3 小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法?
从小型民企的特点看,是基本达不到内部控制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所要求的条件的。那是不是说就不要进行内部控制了呢?实际上私企老板是很渴望有一套有效的内部控制办法的。对于小型民企的内部控制,我们应该从老板(公司所有者)的角度来理解,他主要希望有一套办法来首先保障公司资产安全,公司的各项收支清楚合理,并力求高效率、低成本办事,追求公司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控制好经营风险。?
所以,我们可以运用内部控制理论和方法,根据小型民企自身的特点和经营管理的需要,避繁就简、避虚务实,从经济性、实用性出发,注重实际运作控制,制定出小型民企的内部控制思路。 重点从授权批准、岗位(人员)、系统和财产保全等几方面进行控制。?
上一篇: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新途径
下一篇:现代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