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计风险及防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 时间:2010-06-29
要最终达到审计目的,必须全面认识和正确把握审计工作,认真探讨审计风险,并施以有效的控制方法。虽然当前社会心理的变化有利于审计的,但传统的、和伦理心理,仍在无形中给审计工作带来了种种障碍,形成审计风险。主要表现在:
第一,轻视审计带来的风险。审计工作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很少关注审计的作用,只把审计当作是一种核实财务数据的程序,有的甚至对此加以回避,致使审计在微观管理上缺乏相应的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审计人员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降低了审计地位和作用。审计人员的地位不高,不仅不能与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相匹配,且很容易招致打击报复。
第二,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带来的风险。《审计法》规定的审计对象包括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机构和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照本法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都是计监督的对象。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审计对象,审计机关要通过检查形成意见、作出正确的审计结论难度很大,审计风险的产生也就不可避免。
第三,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薄弱带来的风险。被审计单位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及时发现舞弊和差错,因此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薄弱可能使审计风险加大。如果某些单位集体舞弊,而审计人员无法发现这些舞弊,那么很可能致使审计人员得出错误的结论,导致审计风险产生。
第四,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不强带来的风险。审计职业需要审计人员通晓财务、、财政、金融等领域。在新的条件下,审计工作的开展自始至终都需要一种很强的专业判断能力,这种能力来自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如果审计人员专业判断能力不强,将会使审计计划、取证、分析工作出现错误,形成审计风险。
第五,稳态心理带来的风险。与经济形态相适应的强烈求的稳定意识,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趋向。“枪打出头鸟”的说法充分形象地体现出了这种心态。求稳意识对实际审计工作的影响很大,表现为崇尚权威(这是具体表现);审计工作只找问题,往往不找问题产生的原因,使理论与实际脱节;审计普遍存在观望心态,人云亦云,审计结果毫无新意。
第六,数据不真实带来的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非常重要,会计信息失真会导决策失误和投资风险。但目前,存在企业内部各部门想方设法谋求本部门利益,经济实体为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逃避国家税收,会计人员的地位低下导致会计监督管理职能难以实现,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影响了会计数据的真实性,从而引发审计风险。
第七,审计方法落后带来的风险。审计人员是审计工作的执行主体,审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方法直接决定着审计工作的质量,进而影响着审计风险的高低。虽然近年来机辅助审计开始在审计工作中应用,但手工对账、抽样判断仍然是基本方法。传统审计方法下,容易因审计人员经验和知识不足而在抽查时遗漏重要审计事项,使所抽取的样本不能代表总体特征,加大审计风险。
随着审计职业的不断,目前在审计机关内部已经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为加强审计执法、提高审计质量起了积极作用。但审计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审计风险。笔者认为,审计风险的防范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面对审计风险应采取分析性对策。一是要对审计风险进行预测、控制和分析,收集、整理审计风险资料,制定风险控制的有效方案,评估审计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控制措施,如配备合格的审计人员,确定有效的审计范围,健全并有效实施岗位责任制等。二是分析被审计单位是否具备开展审计的环境。对内部控制制度薄弱、账证记录不清、不具备开展审计作业基本条件、审计风险特别大的被审计单位可以拒绝审计;也可以待其完整建账后再开展审计工作,结论的表达应持十分谨慎的态度,还要详细、清楚地说明实际的审计范围和事项,并注明只对此负责。三是分析原因,如涉及其他部门或个人,应向有关部门通报情况,对其作出处理和评价,要求其承担一部分责任,从而把风险责任转移给有关部门或个人承担。
其次,控制审计风险应采取主动性对策。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应要求每个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信念,排除一切外界干扰,廉洁自律、吃苦耐劳、团结协作、服从大局;要注重案例分析和理论研究,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如审计抽样技术、内控测试技术等;在审计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审计准则,使审计行为符合《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使审计行为具有性和可操作性;另外,还要完善岗位责任制,建立责任约束机制。
最后,规避审计风险应采取技术性对策。一是加强审计项目立项审查。审计项目的确定影响到审计的威信,选择审计项目时应做到“四问”,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二是要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重点、难点的控制;三是要重视审计文书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