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会计报表审计中涉税问题处理
[摘要]:对报表进行审计,是注册会计师法定的一项订要业务。在市场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必然会出现财产新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在这种情况下,财产所有者(即投资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要求作为第三者的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和对务会计报表进行审计,以证明报表的合法性。
[关键词]:对企业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是注册会计师法定的一项主要业务
[论 文] 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对企业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法定的一项主要业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中必然要出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分离。在这种情况下,财产资源的所有者授权或委托他人经营管理,所有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有权要求经营管理者委托专门机构或专门人员,对经营管理者承担和履行的经济责任的情况加以审计。注册会计师在依法执行这一业务时,一方面应始终坚持独立、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的办事原则,这是注册会计师的灵魂和执业道德,另一方面,还要掌握会计、审计、财务、财政法规和税务等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做好这一工作,否则是谈不上质量保证的。这里想粗浅的谈谈对企业会计报表审计中涉税问题的处理。为了弄清这们问题,有必要分清:
一、会计损益与计税所得额的关系
1、会计损益是企业按照两则(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两制(企业财务制度和企业会人制度)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将各项合理的收入减去各种合法的成本、费用后的净收益,它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要对象和目标,一般来讲: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各项费用是否过高或过低,是要看企业的会计损益的高低来作结论的,如企业的效益好、利润大,那么,除法定的三项费用(按工资总额提取14%的职工福利费,2%的工会经费和1.5%的职工经费)的比例不能变动外,其余如工资、奖金和管理费中的业务接待费,差旅费等都可以适当地放宽,反之,则要加以控制。
2、计税所得额,是企业按照国家有关税收政策规定编制的纳税依据,即企业的各项收人(国家债券利息除外)减去成本,费用后加上超过规定比例不允许列支的有关费用(如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部份工资、奖金、支付给其他单位超过部门现行利率的部份利息,超过经营收入5%的部份业务接待费,超过当年利润总额3%的部份损赠款,超过年末应收帐款5%。的坏帐准备金,以求及违法经营被罚的罚款,税务机关处罚的罚金、滞纳金,保险公司赔赏损失等)。
根据以上说明,企业会计损益与计税所得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注册会计师如果是接受企业的委托,其审计对象是企业会计损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但如果是接受税务机关的委托,其审计的目的则是企业计税所得额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这并不是说,谁委托就站在谁的角度作结论,而是注册会计师按照国家有关法规,根据不同的目的、独立、客观、公正地为委托单位服务的必然结果。
二、会计损益与其它各税的关系
企业向国家缴纳所得税,属利润分配范畴,其缴纳所得税的多少,只会影响税后利润的多少,而不会影响成本费用,因此,它是企业向国家交纳的一种直接税,而其它各税,特别是增值税,其缴纳的多少,如多交少交都要影响成本费用的增减,从而涉及会计损益的真实性,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企业会计报表时,有责任检查增值税或其它各税有无多交、少交的情况,多交了就会影响企业会计损益的减少,少交了也要影响会计损益的增大,这样,就会造成企业会计损益的不真实或不合法,从而达不到注册会计师审计企业会计报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