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少女”跌下神坛 给创业者上了怎样一堂课?

来源:岁月联盟 编辑:exp 时间:2016-11-01

  “神奇少女”跌下神坛

  “她被人忽悠了。”风险投资人、盈信集团董事长林劲峰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谈到他的“徒弟”王凯歆时感慨。

  他指的是今年5月,时尚杂志GQ中国在给王凯歆做专访后,把她描述成一个乖张跋扈、欺骗成性、自我膨胀的迷途者。也正是从这时候起,“神奇百货”CEO王凯歆,这位15岁创业,16岁拿到数百万天使投资,17岁A轮融资估值过亿的“神奇少女”开始跌落神坛,随后的几个月,神奇百货陷入了破产的阴影中。

  当然,GQ中国的报道没有使得神奇百货破产的魔力,但林劲峰说王凯歆被忽悠了却一点也不假。翻阅王凯歆2016年3月7日的微博,当天她写的是“北京三天密集性约拍,GQ杂志专题采访独角兽宣传片……这是要进演艺圈”,配图正是GQ在那篇给王凯歆带来无尽负面的《17岁CEO王凯歆:风口少女的神通与孤独》配图的拍摄内景。

  呵呵,这姑娘以为拍的是宣传片,以为做的是公关宣传,所以把自己身边所有人都介绍给了采访的记者,但记者用的大多数是离职人员的讲述,而这些话语和例子,给了她重重的一击!

  10月18日,《创业邦》杂志报道称,“获得神奇百货前员工的爆料,神奇百货CEO王凯歆侵吞公款600余万元,截至九月中旬公司公账余额不足80万元,王凯歆转至私人账户占为己有,甚至爆料称王凯歆目前准备前往美国以逃避法律责任。”(无冕财经《“神奇少女”身后事:留下怎样的财务账?投资人为何反口? || 调查》)至此,“神奇少女”和她的神奇百货彻底转为灰暗。

  “神奇百货”也许远去,但“神奇少女”留给我们的除了一地鸡毛,或许还有更多的思考。

2

  神奇百货CEO王凯歆和她的团队

  “神奇少女”犯了哪些错误?

  在所有的负面报道中,GQ的那篇《17岁CEO王凯歆:风口少女的神通与孤独》无疑是杀伤力最重的,尽管里面的某些描写在笔者看来有夸张或片面之处,但并不妨碍我们来探讨,作为一个创业者,王凯歆到底不应该犯哪些错误。我总结了文中提到的三点:

  一是缺乏诚信。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投资人,数据造假。根据GQ的文章描述,王凯歆在月成交额和注册用户数量等方面欺骗投资者,给投资者报告的数据是“几百万”月成交额,但事实上只有几十万。另一方面是对员工言而无信,比如承诺给员工的奖金和加薪没有兑现。

  二是商业模式平庸,不注重用户体验。神奇百货号称要服务95后,王凯歆自己也是从QQ空间的代购起家,所以注定了无法超越这种微商的模式,比如它的渠道都是从淘宝、天猫、阿里巴巴上来的,仅仅是一个“二转手”,可以说毫无技术含量,小打小闹还可以,一旦量大了,前端供应链、物流跟不上,后端售后跟不上,破产是必然的命运。

  三是缺乏管理能力。一方面是缺乏管理自我的能力。在GQ的文章中,王凯歆是一个极不成熟的创始人,这里面有年龄原因,但更多的是归咎于性格原因,关于“五星级酒店”、“三个助理”、对员工态度恶劣等问题,导致创业团队始终动荡不安,无法踏踏实实做事。另一方面是缺乏管理公司的能力。由于王凯歆高中未毕业就创业,缺乏团队管理的实践和知识积累,技术、人事、行政等都显得非常业余。

  以上三点,虽然很多的细节描写笔者并不同意,但从侧面来看(离职员工的评价),确实可以看出王凯歆在神奇百货的运营过程中犯了极大的错误。

  这也能从她自己的反思中印证。

  2016年7月6日,王凯歆在暴力裁员后,将公司员工从100多人裁减至11人,经受了极大的舆论压力,为此,她在微博上写下了《神奇百货成立的一年里,我几乎经历了创业所有该遇到的坑》的文章,反思自己创业的一年经历。

  在文中,王凯歆主要总结了自己遇到的四个方面的“坑”:

  1、战略上,无任何经验的情况下,轻易涉足电商供应链,导致管理混乱;

  2、人事上,盲目扩招,导致招聘大量不符合公司价值观和实际需求的人员;

  3、业务上,盲目相信专业主义,经验论,导致未从用户真正需求出发;

  4、公关上,盲目暴露在聚光灯下,遭遇墙倒众人推。

  她着重描述了自己在人事上犯的错误(解释为何裁员)。A轮后,盲目扩张,短短两个月时间从不到三十人扩张到八十人的“精英”团队,熟不知大多数后来加入神奇百货的员工是冲着高薪而来(当时使用猎头,开出的薪酬均高于市场水平20%以上),而真正对于神奇百货用户了解的少之又少,尽管这里面有些人员是从阿里、京东、唯品会这样的公司来的。这是后来暴力裁员的直接原因,公司已经支付不了庞大的人力成本。

  在接受GQ采访时,将王凯歆带入行的林劲峰说,“我其实很不同意这些孵化器让人家高中就去创业。我跟她说,那是骗她的,她老不信。我分析过:‘第一,你年轻;第二,你是女性;第三,你高中没毕业。’这三个都是很好的炒作话题。风投机构有他们的利益考量,我投你几百万,大不了我就当做广告费了。”

  对投资机构来说,每一个项目都可以说是赌博,赌创始人的心性、赌项目的成熟度,甚至赌的就是话题性。比如投资王凯歆的真格基金,还投资了余佳文的“超级课程表”、papi酱,这些都曾经引起极大的社会讨论。媒体更是偏爱话题性人物,特别是自媒体时代,理性还是吸睛也就一念之差。至于读者,对于“神奇少女”也多是好奇、猎奇的心态吧!所以王凯歆自己反思,盲目地曝光在聚光灯下,以至于墙倒众人推,这就是创业者的宿命。

  创业者如何“渡劫”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创业界刮起了一股低龄化的风潮,90后创业者已经不是新闻,95后甚至98后都已经搞出了这么大的新闻,似乎创业已经如探囊取物、唾手可得一般。

  但王凯歆及神奇百货的倒闭,给那么蠢蠢欲动的创业者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首先不得不承认的是,在笔者对王凯歆微博留言及对身边朋友的调查中发现,王凯歆的例子已经造成了一种社会性的观念分裂。有人认为这么小出来创业至少值得鼓励和肯定,她已经做得很不错了;而相对的意见则是,没有准备的创业无异于作死。

  创业风已经从社会刮到了校园,王凯歆这样的低领创业者在每个高校都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每年的大学生创业大赛,以及国内外各种在大学校园内搞出来的创业公司(Snapchat、饿了么等)都刺激着那些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放弃学业投身创业。

  不可否认,年轻就是最大的优势,连续创业已经是今天创业成功的必经之路,但更应该看到的是,对于创业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力。以王凯歆为例,她确实具备一定的商业头脑,是一个做生意的好苗子,但她哪里是什么商业天才?情商不够、没有自我管理能力,这些都可以说是年龄小,但拔苗助长的故事总该知道吧,根基不牢,难免要成为投资人试错的牺牲品。王凯歆在《神奇百货成立的一年里,我几乎经历了创业所有该遇到的坑》也感慨,自己扮演了资本玩家的试验品,即便她的公司最后成了“次品”,但玩家们却毫发无损,“(他们)投出去的钱就当是打了一个广告”。

  一个真正的创业者至少需要心智的成熟。创业难免要经历挫折与指摘,正如台上的演员是事前享受鲜花与掌声,事后承受指责与唾骂的人,范冰冰曾说过一句让我感慨的话:“受得起多大的赞美就得经得起多大的诋毁。”这是范爷在娱乐圈那样的酱缸中混迹多年练就的成熟淡定。说起来,无论是投资人还是媒体,都不是王凯歆及她的神奇百货失败的原因,这就如同练武,根基未稳,严重的可能就要走火入魔了。

  对王凯歆来说,未来的路还很长,一次失败算不了什么,所谓“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这对所有创业者都是艰难的教训。曾经有位创业的朋友说,创业就像修仙中必然要经历的“渡劫”,综合投资人及创业大佬的经验,我这里也有几颗“渡劫金丹”:

  1、创业者要能够自我管理;

  2、善待资本,警惕资本;

  3、舆论是把双刃剑;

  4、能禁得住别人的夸奖,不怕跌下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