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 构建数据化运营体系

来源:岁月联盟 编辑:猪蛋儿 时间:2017-02-06
-->

  构建数据化运营体系是终点,又是起点,此过程就是迭代,是体系的核心。

  

 

  在了解数据化运营前,运营们有没有过如下的问题:

  不同渠道,效果究竟是好是坏?

  活跃数下降了,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

  这次活动推广成效如何?

  发布了版本,用户喜不喜欢?

  我们总是说传播,传播到底有多大?

  这些都是产品和运营每天、每时、每刻都会遇到的问题。数据化运营,实际以解决这些问题为根本。它从来不是BAT的专属,也不是大数据的独宠,每一家互联网公司,都有适合的数据运营土壤。

  数据运营体系,是数据分析的集合与应用,也是数据先行的战略,它不仅是运营人员的工作,也是产品、市场和研发的共同愿景。从管理角度,是自上而下的推动,如果领导不重视,那么执行者数据用得再好,也是半只腿走路。

  如何构建数据化运营体系呢?以下是我的总结思考。

  我将数据化运营体系划分成四层架构,每一层架构都逐步演进互相依赖,每一层又不可缺少。这四层分别是:数据收集层、数据产品层、数据运营层、用户触达层。它是以运营人员为视角的框架。

  数据收集层

  数据化运营体系的底层是数据收集,数据是整个体系中的石油。

  

 

  数据收集的核心是尽可能收集一切的数据,它有两个原则:

  宜早不宜晚:意思是产品从创立阶段,就需要有意识的收集数据,而不是等到公司发展到B轮、C轮才去收集。数据化运营贯彻产品全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运营方法。

  宜全不宜少:指的是只有不合适的数据,而没有烂数据。像历史数据、变更记录或者细节处的数据,都存在价值。

  举一个例子:

  有一家金融产品,它的征信系统会详细记录用户的行为,用户在借贷时上传担保资料,会记录用户在这些页面的操作步骤和时间。

  这里有一个假设,上传担保资料普通人一定是谨慎小心的,如果这步骤完成的非常顺畅快速,很可能是会违约和欠款的人群:你操作那么溜,是不是想捞一笔?属于熟练工作案。征信系统会把这些数据作为特征判断风险。

  需要收集的数据能划分成四个主要类型:行为数据、流量数据、业务数据、外部数据。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