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荚

来源:岁月联盟 编辑:exp 时间:2013-11-22

  文/杨君君

  写在前面的话:对于一直只能用的起千元智能机的穷学生而言,豌豆荚一直是我装机必备的产品,曾经一度将这样的产品推荐给老家的同学朋友,它清晰的风格、不拘一格的文艺气质对我这样一个有“文青梦”的妹子有足够的吸引力。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对豌豆荚的怨念越来越多,曾经艳羡的小清新也成为了刻意提升逼格的表现。但在我的内心深处,仍然对豌豆荚的成长抱有一定的期望,期望它再度回到我的视线,再度可以推出可以震撼人心的产品。

  从百度收购91手机助手19亿美元的天价,到机锋“贱卖”5000万,再到昨天豌豆荚被传出获得软银1亿美元融资,就像坐过山车,手机助手和手机软件分发厂商们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经历了冲上云霄又落回地狱,转而又迅速羽化飞升的过程。在这个移动互联网大爆发的时代,作为与PC联通最适合的纽带,手机助手以及手机软件分发厂商们俨然已经成为了最风口浪尖的移动互联网“弄潮儿”。

  寻找久违的存在感

  作为创新工场的明星项目,豌豆荚一开始被李开复以及最具有前途的互联网创业者的光环所笼罩。其在最开始小清晰的产品设计,轻松自由的工作气氛也迅速吸引了媒体的眼光。但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个号称最谷歌范的公司,在被传出融资1亿美元的融资之前,却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得到存在感了。

  百度收购91、机锋贱卖、百度和360日渐升级的分发渠道之争,似乎每一次震动行业的消息,媒体们就会选择性的将号称国内第三分发渠道豌豆荚忽略。很少看到业内有关对豌豆荚运营以及未来发展的分析,也很少看到在一场场无论是战斗还是行业的报道中豌豆荚的身影,本该是二号主角的豌豆荚戏份被删减到了没有一丝话语权的龙套。

  当然,成功的公司不一定非得要活在聚光灯下,闷声赚大钱的公司比比皆是。但从豌豆荚的表现来看,似乎又不属于这一类。百度新闻搜索“豌豆荚”关键词,可以看到好几屏豌豆荚自主发的软文。如果是想要闷身赚钱,不愿意活在聚光灯下,那何以又忍不住寂寞,靠发布软文来博取存在感;如果是拒绝媒体采访,不愿意与现有的媒体走一条船,那又何以依靠媒体渠道传播。

  或许真是只有在文艺青年的内心世界,这样的逻辑才可以跑通。但寻找到久违的存在感,或许是豌豆荚最迫切的现实。因为我知道,在加多宝与王老吉的较量中,和其正莫名躺枪。这本来就是一个现实的世界,卖力表演都不一定能够获得成功,何况是不断的自我YY。套用周鸿